Give us your ideas
請提供意見

 

()

馬路與天路 – 劉勵超 原載信報專欄「天圓地方」

Posted in news, Uncategorized on 八月 17th, 2024

2024 年 8 月16 日
劉勵超 原載信報專欄「天圓地方

馬路與天路

香港地少車多,總數2241公里的行車道路(港人稱「馬路」)充斥着813000部車輛,雖未出現其他國際城市經常交通嚴重擠塞的問題,但擴闊現時舊區內交通繁忙的道路和在新發展區建造新道路以應付新增人口的需要,有違綠色可持續發展原則。興建更多柏油或三合土馬路,削弱了香港建設「海綿城市」的能力。維修被高汽車流量損壞的馬路,政府每年又得花多少錢?

「低空經濟」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在離地數百米的天空,建立飛行走廊,有學者稱之為「天路」,供小至中型遙距控制的無人駕駛飛行器行駛,避開馬路上的交通擠塞,達至提速提效。為了應對未來天路也可能出現交通擠塞的問題,走廊可用不同的飛行高度區間劃出多層的「天路」,達至提量。這類俗稱「無人機」的主要商業用途,是運送包裹、外賣、藥物、急件等物品,操作成本比有人駕駛貨車運送的模式為低,不過過去新冠疫情衍生的眾多電單車送外賣速遞員的飯碗,會否被新興的「低空經濟」砸破呢?

「低空經濟」的另一層次,是利用比無人機使用的「天路」更高但不超逾1000米的上空,開放給有飛行員或無人駕駛的載客(一般是四名)電能垂直升降飛行器(英文簡稱為eVTOL)使用。比起直升機,eVTOL是零碳排放,飛行噪音更低,建造、維修和操作費用更低,收費更便宜,對於爭分奪秒的商務行政人員,不失為直升機以外的一個選擇。eVTOL亦為旅遊業帶來新的空中漫遊節目,吸引顧客。

「低空經濟」並不是紙上談兵。無人機的技術、設計日趨完善,商業用途亦日益擴大。美國電商亞馬遜早於2020年已獲當局發牌以無人機在加州送貨,並宣布今年年底在意大利和英國引進這種服務。我國更遲來先發,今年2月深圳一架無人駕駛的eVTOL「空中的士」試飛珠海成功;一個月後,廣州亦有「空中的士」成功穿梭於高樓大廈密集的珠江新城CBD。大灣區成為全國「低空經濟」領頭羊,指日可待。特區此時還不投入,更待何時?

特區政府應加快從商貿、貨運、客運、交通管理、緊急服務等角度研究無人機及eVTOL在港運作的技術可行性,以及「低空經濟」在香港發展的潛力。珠玉在前,當局可向海外城市和內地省市(特別是一河之隔的深圳)取經,希望特首於今年的《施政報告》闡釋推動「低空經濟」的政策方向和支援這新興行業發展的實質措施,充實香港作為綠色智慧城市的內涵。如政府為「低空經濟」開綠燈,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區、新田科技城以至整個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的規劃都要預留「天路」和土地給大大小小的無人機停泊和裝卸貨物。至於載客的eVTOL,跟直升機一樣,最合適上落乘客的地點莫過於甲級寫字樓的天台,當局可能要審視《建築物條例》對這種構建物的規限程度,盡量方便發展商興建eVTOL的停機坪。此外,飛行工具和飛行限制範圍與高度等屬民航處管轄,經濟效益評估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責任。「低空經濟」是跨局跨部門的課題,看來特首又要成立一個專班了。

地政總署前署長、香港集思會顧問

得西九、得天下? – 劉勵超 原載信報專欄「天圓地方」

Posted in news, Uncategorized on 八月 1st, 2024

2024 年 8 月1 日
劉勵超 原載信報專欄「天圓地方

得西九、得天下?

西九文化區(下稱文化區)從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於1998年提出興建(時稱西九文娛藝術區)至今已近四分一世紀,現時雖漸具規模,但發展過程荊棘滿途,當中尤以文化區的經營模式可持續性最令政府、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下稱管理局)及納稅人擔心。

發展文化區需要大量短期、中期及長期的資金。計劃初出台時政府的如意算盤是借助私人市場力量,以整個原稱西九文娛區內的土地發展權益(包括商場、商廈、住宅)授予單一發展商,條件是中標者需要負責設計、興建及營運政府要求的各項文娛設施。 這條winner takes all(鰲頭獨佔)的批地原則卻惹來公眾、文化界、政客,甚至部分發展商的強烈不滿,「得西九、得天下」之說,甚囂塵上,迫使政府改弦易轍,立法成立管理局,予以一次性的撥款,其後文化區便要自負盈虧。回想過來,假若當年整個西九文娛區真的「外判」給一家發展商,以近年香港的地產發展表現欠佳,文化區算不上是塊肥肉,說是雞肋更恰當。攪不好的話,文化區最壞情況是可能出現「爛尾」,最終還是要政府收拾爛攤子。

管理局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被怎能做到可持續財務穩健的問題纏繞,今年3月及5月管理局主席唐英年透過傳媒公開向政府兩度「逼宮」,指政府如繼續不回應管理局提交的財務建議方案,該局資金鏈或於明年6月斷裂,若動用儲備則可捱多一年左右。結果政府兩個月後公布解除文化區內住宅項目的發展模式限制,允許出售該等項目,以發展物業的收入支持文化區的財政,避免政府動用公帑資助。

文化區的財困就此便解決了嗎?當然不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宣布政府決定時明言,政府此舉可「解決(管理局)目前面對的資金流問題,管理局必須用好政府給予的土地資源,確保財務可持續性,最終達致自負盈虧,這亦是西九文化區經營模式的初心」。問題是管理局既有燃眉之急,理應盡快出售區內住宅發展權套現,但現時一手樓市弱況在短期內難以強力反彈,發展商就算有興趣「投地」,出價也不會太進取,倘管理局「要錢不要貨」,「低價」「賣地」應急,是否明智之舉呢?假如要遵照政府要求,用好政府給予的土地資源,那何時才算是「賣地」好時機?再者,文化區可作非文化用途的土地不是長賣長有,以「賣地」收入支撐文化區的營運和長遠發展,其可持續性十分存疑。事實上,政府的新聞公報指出同意管理局「賣地」將使後者可繼續運作(僅)約10年,期間政府會與管理局找出可行的措施,以解決其長期的財務挑戰。

文化區非香港全球獨有和始創,網上搜尋顯示起碼有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的Saadiyat文化區(面積達2700公頃,等於2.7個交椅洲人工島),和美國得州沃思堡(Fort Worth)文化區(面積為48.5公頃)。兩者的願景、使命、文娛設施和商業原素(例如購物、餐飲)跟西九文化區相近,可惜有關兩者財政資源的網上資料不全,只知道Saadiyat文化區內及其周邊有大量由一家發展商攏斷的高中檔住宅發展,大有可能就是以地產支持文化區的財政。管理局不妨參考此等海外文化城的生財之道。

除文化區外,世界知名博物館的營運模式亦值得管理局參考。門票收入通常只佔該等博物館收入少部分,大多數博物館都要靠私人慈善基金長期撥款及個人或大機構的長期捐款和贊助,有的還可獲政府長期補貼。以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博物館為例,該館除獲當地政府為一億美元的建館費買單外,再獲一筆5000萬美元的基金作收購藏品之用。此外,有別於西九文化區的M+,當地政府也為博物館每年的1200萬美元支出提供補助。花費這麼多公帑,換來把畢爾包從衰敗的工業城鎭華麗變身成吸引全球遊客的文化朝聖地,是絕對值得。當然,每個文化區或文藝設施都有不同的背景,特區政府和管理局未必能將其他地方的設施財政管理照搬到文化區,但參詳海外這類計劃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說不定可以找到靈感,以合適的方案把西九文化區從財困拯救出來,讓它在天下間拼出個名堂。

地政總署前署長、香港集思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