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土地大辩论? – 刘励超 原载信报专栏「天圆地方」
2024 年 11 月8 日
刘励超 原载信报专栏「天圆地方」
再来土地大辩论?
自香港回归後,历届政府均在《施政报告》(1998丶2011丶2013丶2022)提出需要开拓更多「生」地,建立土地储备,以满足长远发展需要。不过,土地短期供应短缺,政府「扑火」还来不及,唯在「见缝插针」丶「盲抢地」等情况下,建立土地储备似乎只是良好意愿而已。
2018年时任特首林郑月娥委任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持「土地大辩论」,其後小组报告建议政府应持续造地及建立土地储备,均被政府接纳。
林郑月娥更力推交椅洲人工岛造地大计,却被反对者指为「倒钱落咸水海」。2022年李家超接任特首後,政策方向维持不变,去年在《施政报告》中宣布,预计至2048年的整体土地供应减去预计需求,将可建立最少1000多公顷的土地储备,是特区政府首次为建立土地储备的策略,提供较实在的落实时间和数量指标。
因着过去几年整体经济环境改变,加上私人楼宇落成量增加,市民对入市持观望态度,发展商对政府丶港铁及市建局的土地招标反应冷淡,政府卖地收入剧减导致财政盈馀收缩。面对这一篮子因素,社会陆续有声音认为,政府毋须急於动用大量财政资源开发土地,予人「土地大辩论」重启的感觉。近日最瞩目的言论是前特首梁振英於网上以〈慎防供过於求〉为题撰文,指未来土地房屋供应量并非愈多愈好,过量供应会对私人资产丶社会资源丶金融制度和政府稳健财政产生负面影响,政府要拿捏未来房屋需求量,尽量做到供求平衡。其後,梁振英又以〈因为不是免费的〉为题撰文,忠告低密度发展的规划是有财政代价,「社会要有通盘和细致的考量……拿捏好准绳」。
现任特首李家超迅即回应指造地和供应是两回事,不断造地,可让当局在有需要时可快速推出市场,没有即时需要推出的土地则列入土地储备。李特首又指出,政府对於造地和推出土地会持谨慎态度,「严肃地按数据分析来判断供求的需要,有序丶平稳」,希望香港的土地房屋健康发展。梁振英连日发文回应,有媒体形容这是两代特首隔空开火,又有学者为两人重启土地辩论作出背後的政治解读,为政商界提供了私人饭局间的「吹水」材料。
梁振英在其中一篇帖文呼吁政府「建城造地要科学和专业」。笔者不具专业资格,难以就此方面评论政府过去和现在的有关工作是否不够科学和专业,惟回顾特区过去27年经历的遭遇,不少影响土地房屋规划及建设的事情,都不是科学和专业可以推算出来。谁能预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和风暴?谁能预见「占中」和「修例」行动?谁能预知禽流感和新冠病袭港?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世界会出现更大更急的自然和人为变化,特区政府可以做和应该做的是多走几步,提高现行研究造地工作和资料的透明度,更加开诚布公,让大众参与制定未来10年以至20年基於不同假设场景(紧贴国家每个5年计划)而推算出来的土地需求增减量。虽然今天科学不论有多先进,也不能确保这些假设一定准绳,但若民众有机会参与丶认同和支持,政府和市民「荣辱与共」,尽量避免效率低的土地大辩论,对「由治及兴」也是出了一分力。
地政总署前署长丶香港集思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