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发展游艇旅游的几点思考
Posted in news, Uncategorized on 二月 6th, 20252025 年 2 月6 日
刘励超 原载信报专栏「天圆地方」
港发展游艇旅游的几点思考
现时游客来港采用的交通工具不外乎飞机丶邮轮丶火车丶巴士,乘私人游艇来港旅游只是凤毛麟角,原因不难理解。不过,行政长官有意「逆水行舟」推动游艇旅游,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利用部分将会扩建的香港仔避风塘(及其他两处地方),增加海外游艇泊位及相关配套设施(marina),以公私营合作模式推动旅游康乐发展。上月底,发展局正式邀请市场在3个月内向政府提交意向书。
游艇旅游在欧美和澳纽相当普遍,但活动范围多限於本土或地中海内,很难想像这些地区的游艇艇主会乘艇跨越太平洋或印度洋来亚洲旅游,更遑论会来香港。那麽,香港推广游艇旅游的对象看来主要是亚洲区内拥有越洋续航力游艇的超级富豪了。当局在邀请意向书文件引言中,只提及本地登记的游艇数目於过去20年剧增,泊位需求极大,却未有提供现有海外游艇泊位数目和近年访港游艇数目及来自何方的资料,亦没有对这个市场发展潜力评估的资料,政府若已做好了市场调研,认为「钱」程似锦,应与业界分享调研结果,投资推广署也可广发「英雄帖」,主动接触海外业界宣传这个商机。
事实上,内地沿海城市政府过去二十年大力发展游艇及相关产业,市场发展蓬勃,特区政府要开拓游艇旅游的客源,需要了解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和加强联系亚太区内停泊远航游艇的marina,发展一个互惠互利的区际游艇旅游网络。笔者上网快搜了一回,亚洲区内国际级的marina不算多,其中有港资和广州南沙政府联合开发的南沙游(内地不用「游」字)艇会(nanshamarina.com),总占地面积达170000方米,会所总建筑面积达9000方米,352个水上泊位,部分可停泊50米长超级游艇,获国际性的游艇港协会(TYHA)颁予5-gold Anchor Marina的评级。海南岛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yachter123.com)则提供325个不同长度泊位,以及一个可停泊60米游艇的游客码头最大的可供60米长的超级游艇停泊,同样取得TYHA的5-gold Anchor Marina评级。此外,台湾嘉义布袋国际游艇港(budaimarina.com)也有提供海外游艇泊位。以上三个marina例子可供香港仔项目参考。
业界最关注的当然是政府如何批出项目的发展权。邀请意向书文件开列3个招标方案,一是价高者得,二是双信封(地价建议及非地价建议),三是先付首期,之後分享利润。当局考虑後表示倾向第一方案,认为这是最省时简单,有利marina早日开业。
基於此项目是牟利性质,而全球marina的设计和设施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水准(上文提及的TYHA评级计划有指标作用),当局没有必要花时间评估投标者的设计和技术表现,笔者支持政府的看法。
至於地价先付首期及分红方案,理论上应会对投资者有吸引力,但笔者记忆所及,牟利项目应用此方案者,仅有香港迪士尼乐园而已,不过乐园发展期长及投资巨大,而香港仔项目的发展期大概是5至6年左右,如政府批准的话,投资者应会在项目落成前接受预订泊位及预售会籍,减轻资本负担。
此外,今次政府若采用第三方案,会否影响本港现有私营marina的竞争力?又是否意味将来此方案也会应用於另外两处规划中的marina甚至更多商业发展项目,包括在北部大都会「片区」投地的创科项目呢?政府可以考虑招标时,更灵活处理缴付地价方法,同时提供第一和第二两个方案作选项。
发展局今天会就邀请意向书举办简介会,出席的业界需事先登记,今天出席人数的多寡和他们代表的公司背景,多少都会反映本地业界和海外经营者对香港发展游艇旅游市场的信心。祝愿发展局蛇年大计头炮的简介会乘风破浪,一帆风顺。
地政总署前署长丶香港集思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