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us your ideas
請提供意見

 

()

文章

愛港者言

得西九、得天下?
撰文:劉勵超
香港集思會顧問 | 2024.8.1

街道命名费思量
撰文:劉勵超
香港集思會顧問 | 2024.7.25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撰文:劉勵超
香港集思會顧問 | 2024.6.20

2030+莫等閒
撰文:劉勵超
香港集思會顧問 | 2017.3.16

藍領創出路 維修課程建自信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6.11.12

遍灑甘露與標靶治療
撰文:劉勵超
香港集思會顧問 | 2016.5.26

長者變「IT耆星」 融入家庭社會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8.23

護老業吸新血 中年更勝青年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8.16

兩元乘車「德政」 讓老有所為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8.9

港敬老遜內地 跨代溝通待改善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8.2

香港是我家 留得住人心?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7.26

谷北上養老 不如優化本地服務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7.19

補貼僱主聘長者 善用銀髮族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7.12

職場歧視「年紀大」 立法可治本?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7.4

彈性退休 長者兼職 釋勞動力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6.28

長者願延退休年齡 盼勿一刀切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6.20

六萬新住宅單位泡湯?
撰文:劉勵超
香港集思會顧問 |2014.6.19

退休能慳則慳 難言安享晚年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6.14

香港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看法的演變和帶來的挑戰(只有英文)
演講詞:劉勵超
香港集思會顧問 |2014.6.7

撤強積金對冲 降收費助退休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6.6

投資子女 養兒防老?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5.30

子女靠「父母銀行」上車 最划算?
撰文: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 2014.5.23

降車位需求、增土地供應
撰文:
劉勵超 香港集思會顧問 | 2014.4.4

90後拒「被代表」求共識更漫長
撰文: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
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 |2013.1.28

安老壓擔挑 輸外勞緩重擔
撰文: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
余婉華 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 |2012.8.11

全民自資退休 應對人口老化
撰文:何濼生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集思會之友 | 2012.6.25

正解堅尼系數 弄清扶貧目標
撰文: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2012.6.22

文化局納專才 升格創意辦
撰文:余開堅
前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香港集思會顧問 |2012.6.13

新文化局長 政策毋須由零開始
撰文:余開堅
前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香港集思會顧問 |2012.6.8

民生議題急 變相拉布失民心
撰文: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2012.5.25

人才無疆界 恐共敏感礙發展
撰文:何建宗
三十會理事,香港集思會之友 |2012.5.5

港人須學會與共產黨共處
撰文:黎黃靄玲: 香港集思會總裁 | 2012.4.27

新特首,請勿「只說不做」
撰文: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2012.3.20

推動學分制度 拓副學位出路
撰文: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2012.3.13

經濟走向多元及均衡發展 唯有扶持中小企
撰文:張華強先生
成謙聲匯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香港集思會顧問 |2012.3.6

公務員領導層的選拔與培訓須與時俱進
撰文:曾廣海
香港集思會項目顧問 |27.2.2012

2元搭車惠長者 勿好事變壞事
撰文: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2012.2.20

看內地「留守兒童」,憂香港「雙非學生」
撰文:關定輝
前教育署副署長 香港集思會之友 |2012.2.13

香港需要公平合理的再分配政策
撰文:何濼生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集思會之友 | 2012.2.7

人口政策不能撇除人力資源規劃
撰文:黎黃靄玲 香港集思會總裁 | 2012.1.30

新特首勿坐民望跳樓機
撰文: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2012.1.26

醫改走錯方向 市民花錢失事
撰文:何濼生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集思会之友 | 2012.1.15

開辦私立大學的挑戰與迷思
撰文:黎黃靄玲: 香港集思會總裁 | 2012.1.6

向香港政府提出的四點減排及相關環保建議
撰文:
李偉才(傑出青年協會前主席 2002-03)
麥永開(傑出青年協會前主席 2009-10)
2011.11.14

審批外援醫生 按大學不按國家
撰文: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 2011.11.10

強制公佈私院收費 保病人權益
撰文: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 2011.11.02

對《國家領導人保安問題》的我見
撰文:
黎黃靄玲:1972年港大畢業生∕香港貿易發展局前副總裁 |2011.8.24

對2011/2012年度《施政報告》的建議
撰文:
黎黃靄玲: 香港集思會總裁 |2011.8.15

500 億醫保分流病人 如何物有所值
撰文:
陸偉棋: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趙燕婷: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 |2011.8.11

護士專科培訓 紓醫護不足
撰文:
陸偉棋: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趙燕婷: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 |2011.7.29

建新跑道建新跑道 莫蹈倫敦東京覆轍
撰文:楊汝萬|2011.7.26

除了第三條跑道,我們還需要些甚麼?
撰文: 盧趙新蓮 | 2011.7.8

擴建機場勿臨渴掘井
撰文:劉勵超 |2011.7.7

建新跑道划算 短跑道不可取
撰文: 朱裕倫 |2011.7.4

香港 — 中國的首個「零碳之都」?
作者: 李偉才 | 2011.6.27

本地醫生缺 長遠須增人手
陸偉棋: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趙燕婷: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

為副學士建設多元出路
作者:楊佰成(1997-99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會長)
唐希文(香港集思會特約研究員)

2010年9月,適逢副學士(Associate Degree)政策推出十年,本人與香港集思會的教育課題組為了檢視副學士在香港教育體系的定位及作用,與有關界別的持份者進行訪談,物件包括副學士畢業生、營辦副學士的院校代表、提供銜接課程的院校代表、質素保證機構主管、教育界專家及政府官員等,並於2011年4月發表了研究報告,希望為副學士的長遠及持續發展提供政策建議。

政府于2000年《施政報告》公佈政策目標,期望有更多本地中學畢業生接受專上教育,並于同年推動副學士學位 (註一),課程一般為期兩年,第一年以通識教育及語文科目為主,第二年才加強專業學科的訓練,與高級文憑課程的資歷相等,同被稱為副學位(Sub-Degree)。自此以後,以自負盈虧形式提供的副學士課程如雨後春筍湧現,部分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及其自資部門開始營辦副學士課程,並成立了多所社區學院,亦有院校把原有的高級文憑課程轉為副學士課程。

過經十年發展,副學士在院校規模、課程種類及學生人數各方面均不斷上升,現時已成為專上教育的重要一環,每年新生入學人數約15,000人,與資助大學本科收生額相若,亦相等於45%的中七畢業生數目,令專上教育整體普及率大幅提升至逾60%。隨著首批「三三四」的新高中學生於2012年畢業,預料有大量未能升讀大學的中六畢業生將選擇副學士課程,令副學士在整個教育制度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然而,副學士的歷史相對較短,不如學位及高級文憑般通過「產品驗證」,雇主、學生、家長,甚至老師對此也認識不足,一般將之標籤為「次等學位」。過往副學士亦曾多次傳出負面新聞,包括院校送禮招生、偷步收生等,更有課程不獲專業資格承認,嚴重影響其公眾形像。社會上有不少聲音批評,副學士是「有錢一定可以讀」的消費品,學生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畢業後頂多勉強升上次等大學,甚至在就業市場從事基層工作,薪酬原地踏步,得不到預期的經濟回報,結果淪為「教育夾心階層」。

無可否認,目前的副學士制度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從收生制度、質素監管、教學資源,以至升學途徑和就業功能,均需要大加改善。可是,有缺點不同等沒價值,副學士本質上既是學歷,也是升學或就業的途徑,為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進修階梯。綜合各畢業生的意見,副學士主要發揮了三大功能:第一,扮演升讀大學的橋樑角色,成功為公開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洗底」,提供「駁腳入大學」的機會; 第二,以有限資源營造了「半大學」的學習環境,有助學生適應及體驗大學生活;第三,延遲了學生投身職場的「限期」,讓他們有足夠時間發掘及培養個人興趣,計畫畢業後的發展方向。有畢業生坦言,即使無法繼續升學,總算體驗了兩年大專生活,這些都是難以經濟回報來衡量的重要價值。

綜觀全球發達國家的教育發展趨勢,皆從昔日的精英化走向普及化。近年本港對專上教育的需求大幅增加,以提升人口質素、加強社會競爭力,迎戰知識形經濟及全球化帶來的挑戰。目前有逾70%的副學士畢業生能成功升學完成學士學位,儘管當中升讀資助學位的比率只得約30%,但已成功為年輕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既能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也能增加跨階層流動的動力。我們相信,只要副學士生好好把握這個「第二機會」,也可以修成正果,開拓「夾心階層」的美好前景。

當然,要進一步開拓副學士的升學空間,同時配合社會的長遠的人力資源投資策略,政府第一步應擴大本科資助學額,容納有更多成績優秀、符合大學水準的副學士畢業生,真正發揮副學士學位作為另類升學途徑的作用。另外,綜觀近年全球專上教育的發展,由私營界別提供的學額愈來愈多 (註二),本港亦有多所院校表示有意「升格」為私立大學,政府應加以扶助及推動,給予足充的轉型或創校支援,同時制訂篩選辦學團體的清晰條件及標準,提供質素提升津貼、學術評審支持計畫等措施,協助院校健康發展。

除了增加資助及自資大學學額,各院校亦應該打破現時「學年制」的傳統學習模式,設立貫通整個專上教育體系的學分積累及轉移制度,讓學生(包括副學士)累積學分,儲存到標準化的「學分銀行」帳戶當中,再按照實際需要,選擇於不同時期升學進修,提升學歷。當學分銀行發展成熟,更可把制度延伸至職業資格體系,擴闊學分認證制度的範圍,與業界研究統一的資歷認可機制,建立學歷教育與在職培訓互通的平臺。如此一來,就能建設「多進多出」的升學階梯,鼓勵副學士畢業生在人生不同階段持續進修,增加整體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另一方面,最近報章充斥著針對副學士的負面報導,畢業生一般被塑造為容易失業、求職難,前途一片灰暗的迷途青年。我們翻查部分傳媒引用的資料,發覺部分報章錯誤解讀政府統計處數字,指「副學士」畢業生的失業率自去年第二季起,連續三季比高中程度類別為高,甚至一度高於初中畢業生,從而得出「學生愈讀愈難求職」、「競爭力不及中三生」,甚至是「副學士要領綜援維生」等結論。其實上述數字泛指擁有「非學位專上教育程度」的持有人,當中除了副學士、高級文憑的副學位畢業生,也包括大量文憑及證書課程畢業生,不能將之簡單解讀為「副學士冇工開」。

政府曾強調副學士的宗旨是提高學生的升學及就業競爭力,但現時無論是家長、學生或院校,均集中於它的升學作用,未來應重塑副學士的就業功能,發揮其作為獨立資歷的角色,讓畢業生學以致用。相對美國社區學院應有盡有的副學士課程,香港的自資專上院校較傾向開辦商業及管理、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等成本較低、而收生較有保證的學科。以2010/11年為例,在156個自資副學士課程當中,商業及管理的科目共占整體比例的30%;至於工程及科技、純科學及數學、醫藥及護理等科目卻少之又少,加起來只有10%左右。有受訪畢業生就表示,自己的興趣明明是念純數或科學,卻找不到提供有關課程的院校,被逼選修了另一科「不算太討厭」的學科,結果「讀十一科得一科有興趣」,影響學習成績。

事實上,自資副學士課程在學科開設上更具彈性,只要院校充分利用這項優勢,理應能更快對應市場變化。有關機構在審批課程時,應避免市場過分向某類型的學科傾斜。政府亦可考慮向院校提供誘因,選取某些有利社會發展,但未必有收生保證或營運成本偏高的學科,例如涉及六項優勢產業的行業包括醫療護理、老人服務、食物檢測、環保科技等,按收生數目提供與學費同等的直接資助,鼓勵院校開辦相關的副學士課程,以配合人力市場的發展需求。

根據許多受訪副學士畢業生的經驗,若他們在學期間有機會到各大機構從事實習工作,不單有助累積職場的實戰經驗,更可讓雇主瞭解學生的真正實力,消除業界對副學士的誤解。可惜,目前願意聘用實習生的機構,都傾向把有關職位優先留給大學生,令副學士的實習機會極為有限。政府可參考「大學生實習資助計畫」,將服務物件擴展至副學士學生,為他們提供在私營企業的實習機會,增加他們畢業後在私營市場的受聘機會。此外,政府應開放更多職位予副學士畢業生申請,並帶頭聘請更多符合職位要求的副學士畢業生。

副學士作為提升整體人口質素、提供銜接本科課程,並強化青少年就業技能的重要策略,絕值得到政府、院校及社會各界的認同與支持。在增加升學空間、強化就業功能以外,政府亦應提供適當補助及津貼,減輕院校及學生的財政壓力,並改善副學士的收生、監管及質素保證制度,提升院校的辦學質素,令界別得以健康發展,真正為年青人建設多元化的出路。

附件:2010/11年副學士的數字概覽

新收人數 約15,000名(不包括約3,000名副學士先修生)
在學人數 約29,000人
資助學位收生占學額(%)* 87%
自資學位收生占學額(%)* 92%
課程數目 162個(自資課程占96%)
院校數目 16所(自資院校占15所)
課程學費 每年$39,800至$59,000,平均約為$45,000
外地升學聯繫 獲10個國家/地區約160間高等院校承認
主要學科(自資課程) 商業、會計及管理(31%)
社會科學(16%)
語言、翻譯及文學(12%)

*為2009/10年數字
資料來源:教育局、教資會及各營辦副學士的院校

註一: 副學士具有獨立的結業資格,高於中七學歷,通識內容(例如語文、資訊科技等)須佔課程至少六成。當中分為兩年制及三年制:三年制錄取中五畢業、或修畢毅進計劃或同等課程的學生,第一年為先修課程;兩年制招收中七畢業、修畢副學士學位先修課程或同等課程的學生。

註二: 根據教資會的數據顯示,在本世紀首十年中期,日本、南韓及台灣的私營院校數目分別佔當地高等教育院校總數的86.3 %、87%及65.8 %,取錄的學生人數分別佔學生總數的77.1%、78.3%及71.9%

(香港集思會於2011年4月7日發表 《提升辦學質素、建設多元出路:對副學士教育的政策建議》研究報告,詳細內容可參閱有關網頁www.ideascentre.hk。香港集思會為同學資深會員馮紹波、朱裕倫等創辦,為香港發展出言獻策。)

~~~~~~~~~~~~~~~~~~~~~~~~~~~~~~~~~~~~~~~
靠自願減廢,不如力拓再造業

發展環保產業 解決垃圾困擾
HKET 2011.04.01 — 何建宗

民間智庫香港集思會月初舉行廢物處理研討會,由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及兩位資深教授林健枝及潘智生主講,三十會也是協辦機構之一。香港社會討論廢物的處理、焚化、回收已近20年,在座的回收業界人士也是”熟口熟面”;究竟香港的垃圾問題有沒有出路?筆者在十多年前已任職環保團體,曾參與香港第一個公共屋邨的回收項目,希望分享一些觀察。

討論每個政策,總有一套”語言”,這些”語言”構成所謂”論述”。在討論香港環境問題時,一套被認為理所當然的論述是: 問題源自個人,源自市民的環保意識不足,故加強環保教育被官方和環保團體認為是對症下藥的”良方”。這條良方也假定讓市民自願減廢比一些強制性或徵費措施好。但事實是否如此呢? 環保署每年出版固體廢物監測報告,筆者仔細分析後發覺情況實在未許樂觀。

讓我們先弄清一些基本概念。首先,撇除少量的特殊廢物,香港的垃圾可分為三類:家居、工商業和建築廢料。前兩者構成” 都市固體廢物”。以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計算,香港由2004年的40%增至2009年的49%,確實有進步。但仔細一看,原來在家居回收成功推行的同時,工商業棄置的廢料卻不斷飊升,幾乎抵消家居減廢的成果。與2004年比較,2009年家居廢物棄置量下降了14%,但同期工商業廢物卻上升30%! 如與2000年比較,則前者下降了20%,後者上升了64%! 如以分區計算,一些地區如西貢、南區和黃大仙,家居廢物下降的同時,10年來工商業廢物增幅超過3倍! 究竟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是否與大型商場林立有關?政府對此似乎束手無策。

另一個令人不安的數字,是香港99%的回收廢物都轉運到外地,即”有回收無再造”。這種狀況為香港的廢物回收帶來很大的隠憂。當回收業是純粹的轉口貿易時,業界考慮的只是個別廢料是否有利可圖,而廢料的價格往往與原料的價格相關。當原料價格飊升時,廢料當然身價上升,反之亦然。過去就曾出現因廢料價格大跌而導致回收廢料棄置在堆填區的事件。此外,內地近年陸續拒收廢料,如今年開始嚴厲拒收電子廢物,對香港的回收業及堆填區的壓力有增無減。

一直以來,處理廢物靠的都是三道板斧。一是靠宣傳教育,自願減廢。這是最軟的方法,公眾阻力小,但搞了十多年,它對進一步減廢的效用已相當有限。二是靠徵費,例如膠袋稅及其他產品根據”生產者責任制”原則收費。它面對公眾及議會的阻力較大,收費水平也備受爭議。但與自願減廢相比,徵費仍是更有效的政策工具。以建築廢料為例,在實施堆填區收費後,棄置量過去10年大跌六成。

至於第三道板斧,則是更嚴厲的堆填區禁令。事實上,2005年發表的都市固體廢物處理大綱,已包含禁止堆填區接收大型電器的”殺手鐧”。這項政策工具須配合生產者責任徵費及完善的回收系統,並要防止隨處丟棄(fly-tipping)的問題。如政府能下決心推行,對延長堆填區壽命肯定有很大幫助。

香港是個物質主義及個人主義高漲的社會。叫市民減廢除了訴諸良心、寓禁於徵或者禁收廢物以外,其實還有第四個選擇 —–發展本地環保產業。回收業首先是一門生意,高價值低體積的廢物能節省人力和運輸成本,早已達致高回收率,例如廢紙和金屬。剩下來讓人頭痛的,是塑膠、玻璃和廚餘。試想想,當環保署以津貼回收商運輸費的方式仍提高不了膠樽回收率,當不少回收桶內的膠樽仍被無情的扔進堆填區時,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引入大規模循環再造塑膠的工廠。屆時,廢膠樽不再是回收業的”豬頭骨”,而是再造工廠的原材料! 廠商自然會發展最有效率的收集系統到處收樽,作生產之用。可惜由政府出資、啟用多年的”環保園”,回收業反應不佳,未能扭轉香港有回收無再造的困局。

總結而言,單靠針對個人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已不能達致大幅減廢的效果。政府應更多從徵費、堆填區禁令及發展環保產業著手,而後者的爭議較少,並能創造就業機會。此外,針對工商業廢物急增的問題,政府在今年第三季討論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時,應提出更嚴厲針對工商業廢物的方案。

不同的減廢政策工具比較

政策工具

減廢效果

市民/議會

接受程度

挑戰

宣傳教育

一般

  • l 實行多年,減廢效用正在下降
  • l 沒有提供任何誘因
征費

偏低

  • l 收費水準難以制定
堆填區禁令

非常高

  • l 可能出現隨處丟棄
  • l 須與生產者責任征費配合
發展回收工業

  • l 需要政府在土地及其他方面補貼

Author: Henry Ho,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30S Group
~~~~~~~~~~~~~~~~~~~~~~~~~~~~~~~~~~~~~~~

從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
看香港的城市交通管理

筆者: 陳阮德徽
前運輸署副署長

今年的財政報告裡包含了一項稅項措施:為控制私家車數目的增長,香港政府把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增加15%。

2009年,香港登記私家車的數目為429,754部,相比2000年,只有374,013部,增加了5萬多部,平均每年增長5500部。其實2000年至2005年間,每年私家車增長不超過4000部,2003年更是負增長。增長最劇烈是2007及2008年,每年增加超過1萬3千部,而2009年亦增加超過8000部,遠遠超出這10年的平均數。香港的主要道路已出現經常塞車的情況,及時出台的控制措施,有助紓緩交通問題。

香港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大城市,現有2050公里道路供60多萬車輛使用,包括私家車、貨車、巴士、小巴、的士等,密度是每公里超過290部。要盡量利用資源,就一定要把道路交通的需求及使用道路的優先處理得好。

香港的城市運輸及交通管理政策是建立於三個基礎原則:
- 改善道路設施
- 擴充及改善公共交通服務
- 使用道路系統要合乎經濟原則

這三點早在1979年已經訂立而且詳細記載於1979年的「香港內部交通政策白皮書」內。

香港交通政策白皮書只出了2本,1979年是第一本,1990年的「香港運輸政策白皮書」是第二本。及至1999年,「香港的長遠運輸策略」列出5項重點建設:
1. 要妥善融合運輸與城市規劃
2. 更充分運用鐵路,讓鐵路成為客運系統的骨幹
3. 更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務和設施
4. 更廣泛運用新科技來管理交通
5. 更環保的運輸措施

香港政府以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控制增長是白皮書裡以經濟原則使用道路的其中一項政策,是針對香港的地理環境的限制,在市中心幾乎沒有加建道路的可能,加上環境及噪音問題等等而訂出的方針。而早在1982年,香港已透過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及牌費來控制私家車的增長。

一般白領,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準時上班,出行的路程不要太長,並要可靠安全及收費合理。在這方面,政府投放了不少資源改善道路、擴建鐵路,及提高巴士、小巴的質素,一方面提供便捷的公交,另一方面,亦盡量增設公交專用路設施,務求方便大眾,逐漸吸引市民改乘公交。現時以每天出行人次計算,使用公共運輸出行的人次達到90%,是世界之最。

「以民為本」的運輸政策是應該以大眾服務為依歸,靠增汽車登記稅以控制汽車增加是其中一項措施。

要解決塞車問題,也需要善用道路資源,在可行情況下增設公交專用路。這方面,香港受限於路面濶度不夠做得不算積極。鄰近香港的廣州已經在去年設立了一條長22.5公里的公交專用路,每小時供350部巴士使用。香港只有一些零星的巴士專用路。一條好好的電車軌,也未見作出保護,看到一些私家車穿插其中,試想現時有多少私家車是駛在電車軌上。只需在電車軌兩旁漆上雙白線,一條長而有效的電車專用路便可設立,對每天20萬電車乘客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改善民生。

除了道路的使用以效率分配,香港那三條過海隧道的分流,也對港島北的交通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去年運輸及房屋局發出以隧道使用及整合的顧問報告,對三條過海隧以不同的收費作為分流,觀念上是正確。筆者認為若以隧道收費作為交通分流的手段為政府的右手,而控制私家車增長是政府的左手,則雙手須互相配合,就是說考慮收費調整的同時,提高低效率車輛的收費,而一些載客量高的車輛如專營巴士,可考慮減低收費,但附設條件是相應地減低隧巴收費,為民服務,減低中產負擔。

徵收道路收費不是香港獨有,英國倫敦、星加坡也有區域性,針對低載客量車輛進入繁忙街道的收費。不能不說的是這些計劃是具爭議性,因計劃的成敗,在乎市民為沒有其他代步交通工具,收費對商戶的影響,對環保及對交通安全的貢獻都是需要向市民交待,但最具說服力還是看我們的領導,議員們是否可以以身作則,棄私家車不用改用公交。紐約市長就以每天乘坐鐵路上班而自豪。

以700萬人口計算,香港每千人擁有私家車輛為57輛。相比中國一些大城市,私家車增長是每天1900架,引致嚴重堵車。現時使用公共運輸的人數是每天超過1100萬,未來還在建設多條鐵路。鐵路佔市場比例也會隨之而大大增長,未雨繆綢,現今政府一方面要控制私家車增長,而另方面則要控制甚至減低車資,尤其是鐵路的收費,只談商業原則是忘記了運輸服務以民為本的基本概念。香港在保持城市暢通,透過不同的管理手段,提高公共運輸載量是下了不少功夫,希望能堅守以民為本,以大眾安全為目標的政策繼續下去。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通過政策,不必事事向政黨求票,以民為本,可保路路暢通。
~~~~~~~~~~~~~~~~~~~~~~~~~~~~~~~~~~~~~~~

天災難預 人禍可防
信報 2011 年3 月17 日撰文 : 劉勵超

一次九級大地震帶來的海嘯和對核電廠造成的破壞,摧.了日本本州東北無數本來是安居淨土的家園。對於毫無先兆的天災,我們只能徒呼無奈,為死難者禱告,給倖存者祝福。但大家可有想過香港快將面臨一場早已預見,而每個香港人多少都須為此「問責」的人為災禍呢?筆者指的不是近年令香港蹉跎歲月的政治內耗,而是我們一手造成但不斷拖拖拉拉的固體廢物處理問題。

資料顯示,以人均計算,香港製造的固體廢物重量比世界很多經濟發達國家的大都市還要高。照常理推斷,生活條件愈好,消費能力愈強的香港人,製造的廢物就愈多。長久以來,絕大部分香港人每天製造的固體廢物都是放在垃圾袋,擺在樓梯間或垃圾房待人收集,毋須理會它的下落,正如西洋諺語所言「out of sight, out of mind」。政府雖早已在多年前發出預警,全港的三個佔地共271 公頃(約七個西九文化區或十四個維園)的垃圾堆填區快將爆滿,但大部分市民對刻不容緩的廢物處理問題,卻顯得漠不關心,直至去年末今年初政府建議把清水灣郊野公園部分土地闢作堆填區引發政治危機及觸礁,以及隨後出現的焚化爐選址爭論,社會對面臨廢物處理的危機才多了點認知和討論。

筆者日前主持了由智庫組織香港集思會舉辦、並獲得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與其他二十個團體支持、名為「廢物問題迫在眉睫:出路何在?有無必然方案?」的研討會,由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和兩位學者介紹和分析問題所在。問題雖然不是新鮮,但竟有二百多人參加,也不介意捱飢抵餓,熱烈討論了整個晚上。與會者背景包括了政策研究機構、環保團體、回收廢物的社會企業和商業機構、工程師和其他專業人士和個別市民。

討論顯示各界都有共識,支持和期望政府切實、堅定,以及全力推行一個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三管齊下全盤策略。首先要大力推行消費品製造商和消費者減少產生廢物,必要時立法收費;二則鼓勵商界(亦可與社企合作)回收和再造很多現在被棄置在堆填區的「廢」物,並為回收再造業創造商機;最後才迫不得已把不可循環的物料以焚化的方法燒掉。

與會者擔心的反而是弱勢政府一旦遇到商界或某些政客反對立法和收費時便龜縮,搖擺不定,或讓問題拖延下去,直到有一天香港人漫不經意造成的垃圾災禍降臨時,政府和社會互責對方不是,對消除這場災禍又於事何補呢?

作者: 香港集思會顧問和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研究總監
~~~~~~~~~~~~~~~~~~~~~~~~~~~~~~~~~~~~~~~

傑出講堂–約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
馮紹波博士評論 — 兼談「香港10大趨勢」2011.3.3

周副校長、Mr. Naisbitt、各位校友、各位朋友: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出席Mr. Naisbitt的講堂。對於這位蜚聲國際的趨勢學大師,實在是慕名已久。我在80年代開始閱讀他的作品,第一本是Megatrends,講述影響當年社會發展的10大趨勢。我深受這本書的啟發,對書中部分內容依然記憶猶新,例如知識型社會的來臨、經濟全球化、高科技對人類的影響等等。事實證明,29年前Mr. Naisbitt的預測均全部準確,令人相信他好像擁有一個可以洞悉未來的水晶球!
Mr Naisbitt剛談及中國正在逐步成形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有別於歐美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模式。正如他在《中國大趨勢》中指出:「中美兩大強國將不再是敵人,而是在經濟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的合作夥伴。」適逢其會,香港既是中西文化交流,亦是中西文化沖擊的地方,因此承受著兩種不同文化的優點和缺點,衍生了我們今天面對的新形勢、新挑戰和新趨勢。參照Mr. Naisbitt的方法,我嘗試總結影響香港未來5至10年發展的10大趨勢,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1. 中港經濟融合加快
正如Mr. Naisbitt指出,全球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香港藉着地利與人和,在上一個世紀中西經濟開始融合時,扮演特殊的中介橋樑角色,取得長足發展。但是,隨着中西經濟交流加深,香港的橋樑角色大為減弱,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獨特優勢,要與眾不同,否則只會淪落為一個平庸的「二等城市」。在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兩大特色是「經濟金融化」及「經濟網絡化」,香港應抓住機遇,積極推動「金融業」和「網絡經濟」這兩個「拳頭產業」。在傳統產業包括貿易、物流、航運、旅遊和專業服務,以及在新興產業包括醫療服務和環保等,要著重「創新」和「創意」,努力創造新的競爭力,香港才可以有全面性的持續增長。

2. 通脹升溫
財政司剛預測今年通脹率將會達4.5%,增幅較去年的2.4%高。香港通脹升溫,是基於兩個主要因素。第一個因素是短期性的,雖然香港受惠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作為自由經濟體系,香港同時亦受到歐美量化寬鬆措施的影響,熱錢湧入難免使百物騰貴,加速通脹上升。
另一個因素則屬長期性的,不少原材料價格在過去12個月已創了近期新高,除了反映有熱錢炒賣外,亦證明了全球原材料供不應求。原因很簡單,假設未來全球經濟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10年後全球GDP便會上升40%,即是說我們需要增加40%的原材料去支撐未來10年的經濟發展,但地球母親(mother earth)給我們的資源肯定不能按此速度增加,結果是原材料價格大幅飆升,增加了通脹長期上升的壓力。

3. 樓價上升
在這短期和長期通脹壓力下,以及在政府未能正視住屋的實際和潛在需求量,以致出現供應規劃未能滿足需求的情况下,本港樓價不斷上升,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過去10年,香港二手樓價整體上升了70%,而一手樓價更屢創新高。但過去10年每年平均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只有18,500個,遠低於市民期望,不同階層的市民正受樓價急升所影響。在短期內香港難以擺脫樓價持續上升這格局,很令人擔心。

4. 貧富差距擴大
香港連續17年被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但在自由主義政策主導下,衍生了「貧者越貧,富者越富」這兩極分化狀況。以家庭收入少於全港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作為「貧窮家庭」來計算,香港的「貧窮人口」達126萬人,即是每5個香港人當中便有1個是窮人,在全球富庶地區貧富懸殊排名中居首。「資金主導」及「知識為本」的市場經濟,是過去10年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貧窮人口有增無減的主要原因。根據市場規律,透過資本和知識賺錢,遠較透過付出勞力謀生的回報為高,因此「無資金」和「低知識」人士未能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成果。事實證明,單靠市場效率,不能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香港既要用力做大經濟蛋糕,也要重視如何分配蛋糕。政府亟需解決低下層生活困苦,和社會下層向上流動受阻這兩大問題。

5. 個人主義抬頭
教育普及使我們的知識提高,科技進步亦方便我們取得各式各樣的資訊,增強了對個人判斷力的信心,令我們更積極地表達意見和爭取權利,亦間接使政府、立法會、家庭和學校等建制權威備受質疑。在商業上,市場推廣策略從「大眾化」變為「分眾化」,再從「小眾化」走向「個人化」;在政治上,議會及選舉中的每一票都變得很重要。個人主義抬頭,民眾主體意識增強,民粹主義有更大市場,是21世紀主要趨勢之一。

6. 女性地位提升
農業社會及工業社會因為重視體力和勞力,所以對男性有利;但在現今講求「食腦」的知識型社會,則對女性愈來愈有利。科學証明男性的左腦較發達,重邏輯和理性;而女性則右腦較發達,重感性、溝通和美感,現代社會的需求便是愈來愈傾向後者。在大學、政壇、商界和專業界別中,我們不難發現愈來愈多女性擔任高層職位。或許若干年後,平等機會委員會要保障的是男性而不是女性。作為港大校友,我奉勸各位男同學,你們沒有我們當年那麼幸運,要加把勁,更加努力,自重自強!

7. 香港是我家
97前,殖民地政府以「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的心態管治香港,在缺乏安全感下,市民唯有努力賺錢防身,因此對社會上出現的「搵快錢」風氣推崇備至。97後,愈來愈多人意識到要把香港作為自己的家園,所以市民積極爭取三個「公平」,即是「社會公平」、「政治公平」和「經濟公平」。同時,我們亦會發現社會對「保護環境」、「保育歷史」等的訴求愈來愈強烈。因為,香港是我家。

8. 互聯網沖擊
Mr. Naisbitt在1999年出版的High Tech High Touch,在12年後的今天仍很具啟發性,例如互聯網2.0與包括iPhone、iPad等流動通訊器材的結合,說明了高科技如何塑造我們的社會。科技本是冷冰冰,讓個人獨自操作;但人們卻渴求分享、認同,所以社交網站Facebook便有6億用戶。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無可避免地帶來了種種影響。例如,沉迷上網的「宅男宅女」健康一定不好,醫療保健行業會愈來愈興旺,亦會有更多人嚮往綠色生活。互聯網對香港社會文化、生活習慣的沖擊,現在只是開始。

9. 管治問題嚴峻
現時香港的政治制度,結合了中國的「垂直式民主」及西方的「橫向式民主」,一方面重視選舉,另一方面尋求「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平衡點,這特殊混合體制加上政治人才不足,成為問題的根源。在資訊迅速流通、知識水平提高的情況下,不同的社群積極爭取權益,政府面對著愈來愈困難的管治局面。所謂「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市民雖然不能共商政策,但要求分沾一下經濟增長帶來的實質好處,是自然不過的。所以,政府的挑戰在於用有限資源來滿足不同社群與日俱增的需求,如未能掌握民情脈搏、用「心」去感受、用「耳」去聆聽、用「腦」去思考,其施政是很難獲得掌聲的。一個政府開始時即使民望很高,但若管治不濟,政績得不到民眾認同,市民的支持只會愈來愈少。管治成效與市民期望之間的落差,已成為香港嚴峻的考驗。

10. 人口老化加劇
最後一個影響香港未來的大趨勢是人口老化。一方面因為生於戰後嬰兒潮的人口逐漸老化,另一方面我們的出生率多年來維持在低水平,老齡人口佔的比例愈來愈高。若今天我們不改善此問題,到了2040年,香港差不多有三成人口達65歲或以上,在職人士將要供養愈來愈多的長者,反映社會要由勞動人口承擔的長者開支將會持續上升。與其他成熟經濟體系一樣,香港的「銀髮族」在生活、居住和醫療方面將會為社會帶來負擔。香港要成為一個健康、繁榮而非悲情的城市,應該及早籌謀。
綜合而言,香港是中西兩個發展模式的交匯點、融合處,其中既有機遇,亦有很多沖擊和問題。如何開展未來、面對和駕馭這10大挑戰,Mr. Naisbitt已替我們開了一道良方:就是高度重視教育及人才,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人才。所以對於母校 – 香港大學 – 在下一個Centenary,即在未來100年,會繼續為香港、為中國、為世界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我們是寄以厚望,及大力支持的。多謝各位!

作者: 馮紹波博士為經濟日報集團主席
~~~~~~~~~~~~~~~~~~~~~~~~~~~~~~~~~~~~~~

機場「爆棚」隱憂

信報財經新聞 P11 | 房產 | 天圓地方 | By 劉勵超 2010-12-09
~~~~~~~~~~~~~~~~~~~~~~~~~~~~~~~~~~~~~~

「探索世界大城市興衰,為香港前途把脈」

香港集思會於2009年8月22日舉行了一場研討會,以「探索世界大城市興衰,為香港前途把脈」為題作出討論,與會者超過160人,反應熱烈,會後繼續有回響。此欄將是日研討會的內容撮錄,刊登了研討會參加者和各方朋友的感想和意見。

鑑於有關課題意義重大,本會期望各界進一步提供意見,延續討論,發揮「齊思考,創未來」的精神。

研討會內容撮要 2009.8.22


printerPrint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