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集思會發表《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第二次探討報告》
香港教育醫療仍佔優 過半家庭考慮長遠定居「大灣區」
跨境婚姻促進兩地了解 紓緩香港人力資源不足
《新聞稿》
(2017年9月26日)
香港集思會發表一份題為《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第二次探討》的研究報告。研究發現在過去二十年,兩地跨境結婚的夫婦人數接近一百萬,累積結婚宗數逾48萬宗,相等於現時香港家庭住戶比例約兩成,而每年新增的跨境婚姻數目超過2萬,佔全港結婚總數四成或以上。這批跨境夫婦及其所生育的下一代,成為了香港社會、經濟及政治發展當中的重要持分者。
研究亦發現,近年兩地婚姻呈現四大趨勢:「港女」嫁「內地男」數目大增、雙方教育程度顯著提高、夫妻年齡差距縮小、內地配偶在港就業人數增加。
研究針對中產及較高學歷的兩地跨境婚姻夫婦,除桌面研究外,以問卷調查訪問了804名跨境結婚的人士,並與另外33名受訪者進行深入訪談。
香港教育醫療佔優 移居「大灣區」具吸引力
過往香港人與內地人結婚,幾乎一面倒會申請內地配偶來港團聚,但隨著兩地經濟差距縮小,加上香港居住環境比內地擠逼,內地配偶已未必喜歡移居香港,而居住環境亦成為近年跨境婚姻的最大挑戰。隨著過關口岸不斷增加、兩地往來交通日益便利,不少受訪者開始考慮移居生活成本較便宜、空間較大的內地城市,當中有「出嫁從夫」思想的香港新娘尤為有此傾向。有超過一半(55%)受訪者便表示,樂意考慮在「大灣區」(即包括香港和位於廣東、深圳等鄰近城市)長遠定居。
與此同時,逾六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度、醫療服務比內地優勝。受訪者一致讚賞本港的教育質素佳、教學方式靈活、英語水平高,而且資訊發達,有利子女的學習和競爭力;另外醫療設施良好、技術先進,醫護人員專業可靠,相信這兩方面內地暫時難以追上,加上香港治安良好、城市規劃完善,令不少人(特別是有子女者)仍傾向以香港為目前的落腳地。
對於兩地的宏觀前景,受訪者明顯對內地發展較為看好,七成表示對內地的前景「有信心/非常有信心」,對香港前景「有信心/非常有信心」的則有五成。雖然大部分受訪者仍認為現時香港的工作/事業發展機會比內地好,但在投資機會方面,兩地已相距不遠。
事實上,不少跨境夫婦的地域流動性強,未必長期留在同一個地方,例如很多內地婦女取得香港身分證後,就會搬回內地居住,亦有居於內地的家庭,會在子女出生後回流香港,讓子女在香港接受教育,部分則長期過著「兩邊走」的生活。以他們的生活模式、個人及家庭規劃來說,兩地的界線已漸變模糊。
主張循序漸進改革 融合是香港的出路
提及對香港及內地政治環境的看法,高達七至八成的受訪者均認為「香港的核心價值(廉潔、自由、公義、法治)必須維護」、「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國家安全和主權一定要維護」。超過八成受訪者認同「香港要保持『一國兩制』」,但同時有逾四成人認為「一國兩制」已被削弱。
另外有逾八成受訪者認為「現時出面爭取權益的各種團體阻礙政府運作」,近七成認同「政治改革要循序漸進」。受訪者又指出,新一代的內地人可從社交平台、朋友通訊間取得多方面資訊,不少亦曾接受西方教育,視野較上一代廣闊,思想也較開明,但他們一般主張溫和漸進、兼顧社會和諧的政治改革,絕不認同暴力激烈的抗爭行為。至於他們的政治參與程度,在有資格成為香港選民的受訪者中,53%表示已登記成為選民,當中61%曾經投票。
有逾六成受訪者認同「香港的發展需要依靠中央支持」,近七成受訪者支持加強兩地經濟融合,而支持兩地文化融合的有近六成。不少受訪者指香港經濟體系小、市場需求有限,而且產業過於單一,沒有任何增長點,與內地融合可說是「唯一出路」。
跨境婚姻促進了解 消除對異地的成見
對於化解近年的兩地矛盾,43%受訪者仍抱樂觀態度,超過七成受訪者認同「跨境婚姻對兩地融合有正面的影響」。先是夫妻兩人彼此感染,研究問及婚前和現在對異地各方面的適應程度,包括語言、社交禮儀、生活習慣、工作方式、人際關係、政治體制及價值觀,受訪者在所有範疇的適應/接受度均有所提升;近七成認為自己/配偶融入異地社會。
此外,當夫婦倆與身邊的親友接觸、溝通,分享個人經歷,亦有助消除其他人對異地的誤解。有受訪港人就自稱是「親善大使」,不時積極向配偶及其他內地人宣揚香港的優點,同時跟香港親友分享內地的最新情況,澄清某些刻板印象和錯誤觀念。他們相信此力量可潛移默化、積少成多,有助促進兩地的互相了解、包容,及各方面的融合。
來港留港渠道增加 提供寶貴人力資源
事實上,現時內地配偶不一定要依靠「單程證」來港,或只從事前線工作,不少人在婚前已擔任專業界別或行政管理層職位,有的則在香港讀書,可透過多項入境計劃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在港居留發展。他們在經濟及社會上的參與,加上所生育的下一代,一方面可填補香港人力資源的不足,另一方面亦可紓緩本地人口老化帶來的壓力。
結語及反思
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黃靄玲說:「過往港人對跨境婚姻有很多負面印象,對有關數字及趨勢也不甚清楚。希望這研究能為各界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協助大家了解兩地婚姻的最新情況,特別是社會結構的變化。」
她又表示:「兩地的跨境婚姻是自然衍生的現象,因兩地人士情投意合而產生,是香港年青人的自由選擇。期望港人能加以尊重及包容,不再標籤及歧視新來港人士,並以客觀、正面的態度看待兩地關係及未來的共同發展。」
最後,隨著愈來愈多跨境家庭考慮移居內地,或長期在香港、內地「兩邊走」,研究建議政府要將「家庭團聚」生活圈的定義擴大,加強了解居於內地港人的處境,為他們提供所需的資訊及支援。
研究背景及方法
香港集思會曾於2013年以相對中產、高學歷的跨境婚姻人士為研究對象,作出初步探討。事隔四年,兩地的經濟發展、社會及政治氣氛出現明顯變化,香港集思會逐作出第二次研究,希望在最新格局下,掌握這批跨境結婚人士的特徵、處境及挑戰,從他們的角度分析兩地的社會、經濟及文化的矛盾與融合。
本研究透過桌面研究、問卷調查及深入訪談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利用滾雪球抽樣方法,以面訪的形式成功訪問了804名符合以下條件的兩地跨境結婚人士:於2003年或以後結婚;家庭每月收入為2.5萬港元/人民幣或以上;或夫妻中一方或雙方達大專或以上教育程度。
本研究亦邀請了33名相關人士進行深入訪談,包括26名符合上述條件的兩地跨境結婚人士,以及兩地婚姻/戀愛配對顧問、婚禮管理協會代表、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預留學額予跨境學童的小學校長,以及相關的社會福利界代表。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項目成員:
黎黃靄玲 香港集思會行政總裁
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研究顧問
余婉華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