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土地大辯論? (Chinese version only)
2024 年 11 月8 日
劉勵超 原載信報專欄「天圓地方」
再來土地大辯論?
自香港回歸後,歷屆政府均在《施政報告》(1998、2011、2013、2022)提出需要開拓更多「生」地,建立土地儲備,以滿足長遠發展需要。不過,土地短期供應短缺,政府「撲火」還來不及,唯在「見縫插針」、「盲搶地」等情況下,建立土地儲備似乎只是良好意願而已。
2018年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委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持「土地大辯論」,其後小組報告建議政府應持續造地及建立土地儲備,均被政府接納。
林鄭月娥更力推交椅洲人工島造地大計,卻被反對者指為「倒錢落鹹水海」。2022年李家超接任特首後,政策方向維持不變,去年在《施政報告》中宣布,預計至2048年的整體土地供應減去預計需求,將可建立最少1000多公頃的土地儲備,是特區政府首次為建立土地儲備的策略,提供較實在的落實時間和數量指標。
因着過去幾年整體經濟環境改變,加上私人樓宇落成量增加,市民對入市持觀望態度,發展商對政府、港鐵及市建局的土地招標反應冷淡,政府賣地收入劇減導致財政盈餘收縮。面對這一籃子因素,社會陸續有聲音認為,政府毋須急於動用大量財政資源開發土地,予人「土地大辯論」重啟的感覺。近日最矚目的言論是前特首梁振英於網上以〈慎防供過於求〉為題撰文,指未來土地房屋供應量並非愈多愈好,過量供應會對私人資產、社會資源、金融制度和政府穩健財政產生負面影響,政府要拿捏未來房屋需求量,盡量做到供求平衡。其後,梁振英又以〈因為不是免費的〉為題撰文,忠告低密度發展的規劃是有財政代價,「社會要有通盤和細緻的考量……拿捏好準繩」。
現任特首李家超迅即回應指造地和供應是兩回事,不斷造地,可讓當局在有需要時可快速推出市場,沒有即時需要推出的土地則列入土地儲備。李特首又指出,政府對於造地和推出土地會持謹慎態度,「嚴肅地按數據分析來判斷供求的需要,有序、平穩」,希望香港的土地房屋健康發展。梁振英連日發文回應,有媒體形容這是兩代特首隔空開火,又有學者為兩人重啟土地辯論作出背後的政治解讀,為政商界提供了私人飯局間的「吹水」材料。
梁振英在其中一篇帖文呼籲政府「建城造地要科學和專業」。筆者不具專業資格,難以就此方面評論政府過去和現在的有關工作是否不夠科學和專業,惟回顧特區過去27年經歷的遭遇,不少影響土地房屋規劃及建設的事情,都不是科學和專業可以推算出來。誰能預計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和風暴?誰能預見「佔中」和「修例」行動?誰能預知禽流感和新冠病襲港?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世界會出現更大更急的自然和人為變化,特區政府可以做和應該做的是多走幾步,提高現行研究造地工作和資料的透明度,更加開誠布公,讓大眾參與制定未來10年以至20年基於不同假設場景(緊貼國家每個5年計劃)而推算出來的土地需求增減量。雖然今天科學不論有多先進,也不能確保這些假設一定準繩,但若民眾有機會參與、認同和支持,政府和市民「榮辱與共」,盡量避免效率低的土地大辯論,對「由治及興」也是出了一分力。
地政總署前署長、香港集思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