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命名費思量 (Chinese Version Only)
2024 年 7 月25 日
劉勵超 原載信報專欄「天圓地方」
街道命名費思量
新冠疫情前,內地來港遊客典型活動離不開到太平山頂及淺水灣海灘等傳統景點、在商業區購買奢侈品或藥物奶粉,以及在著名食肆飽嘗山珍海味。復常後,內地客的興趣起了明顯變化,趨向所謂深度遊,感受香港文化和香港人的日常生活。
現在全港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見到內地遊客的蹤影,與今年5月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特區政府和旅遊業界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不謀而合。
香港街頭巷尾對來自內地的朋友有什麼吸引力?答案其中之一是顯示濃厚殖民地色彩的街道名稱路牌,不少人喜歡以這些路牌作背景,「打卡」為記。讀者們或許仍記得主權回歸前,香港社會各界對帶有殖民地色彩的政府建築物和道路名稱應否改名「脫殖」曾有過熱烈討論,最後因《基本法》「50年不變」和此舉弊多於利的考慮得以保留,想不到今天竟成為分布香港處處的旅遊新景點。
香港開埠至今有4000多條經刊憲的法定道路名稱。2000年以前,街道命名的工作散落於不同政府部門及現已被廢除的市政局各師各法,當局對每條街道命名背後的考量,並無完整公開的官方資料,有些街道名稱甚至成為笑柄,反映過往政府處理街道命名的態度並不太認真。自1989年開始,新界街道命名的工作由地政總署負責,並於2000年起肩負市區街道命名工作,自此香港特區所有街道命名、改名和除名的工作由地政總署測繪處專責,並為此制定街道命名的原則及程序。
綜觀過去5年,新命名的道路名稱,有與道路所在的公共設施相關(例如香港國際機場航天城的航天城第一、二、及三街,西九文化區的文化道),也有直接用道路所在地區為名(例如將藍公路、米埔南路),亦有在同區以同一字開首的道路群(如九龍城的承昌道、承景街、承裕里、承富里),不過街名字首相同的道路又不一定是在同區(海映路是在大埔、海善里卻是位處東區、海達街是在深水埗、海洋徑則位於南區),只不過這些街道都接近海濱而已。殖民地時代以港督、英籍高官和對建設香港有重大貢獻的平民名字(啟德道、麼地道)命名街道的做法,在二次大戰後已終止,唯一例外的應是在屯門,以已故新界鄉議局前主席劉皇發先生及其夫人命名的皇珠路。
從短至中期來看,發展北部都會區意味將會出現更多新道路。再看遠一點,面積達1000公頃的交椅洲人工島會興建大量道路,當局為眾多新道路命名也要多花心思。
政府當前大力推動中華文化、弘揚愛國愛港精神,以及培育市民對香港和祖國的歸屬感,大可考慮採用對中國或香港的科技、文化、藝術、歷史或建設有重大影響及貢獻的已故人物名字命名新街道。
「人選」方面,相信近以饒宗頤、查良鏞、黃湛深(黃霑),遠至孫逸仙、李堯棠(巴金)、詹天佑(幼年在港念書,港大榮譽法學博士)等人為街道冠名,當局無需擔心引起社會爭議吧?
地政總署前署長、香港集思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