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us your ideas
請提供意見

 

()

集思会发表《香港遗体器官捐赠初探》研究报告

Posted in news on 十二月 11th, 2015

香港集思会发表器官捐赠研究报告

港人对「选择退出制」及「家人有最终决定权」呈两极意见
集思会提出一系列建议,致力改善捐赠情况

《新闻稿》

(2015 年 12 月 11 日)

近期发生多宗病人等不及器官移植而离世的个案,令大众关注。截至 2015 年 6 月底,本港有逾 2,400 人正等候器官移植,然而,每年仅得约 50 宗成功捐赠的 个案。

根据国际器官捐赠与移植登记组织(International Registry on Organ Don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IRODaT)的数字,2014 年本港每一百万人中,仅有 5.4 人于死后 成功捐赠器官。此人数不但远远落后于很多欧美国家,只及西班牙的七分一、美 国的五分一、英国的四分一,和澳洲的三分一,亦较同属亚洲地区的南韩为低, 还连续两年下跌。

现时约有 17 万 9 千港人已于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登记;但要在死后成功捐出 器官,捐赠者需要符合脑干死亡、心脏仍然跳动,且没有严重创伤、癌症及传染 病的条件。此外,香港人平均寿命很长,市民离世时体内的器官或因年龄关系, 已无法用作移植。即使死者捐出的器官非常健康,仍需要考虑血型、身型、遗传 因子、病人身体状况等因素。更重要的是,需得到捐赠者家属同意。

香港集思会顾问、前香港人体器官移植委员会副主席汪国成教授便强调:「社会 需要大量的捐赠志愿者,才能增加日后成功配对及移植的机会。」

对「选择退出制」意见两极,不宜贸然更改制度

早前有人建议,为求提升捐赠率,可仿效部分西方国家,将现时市民主动登记的 「选择加入制」(Opt-in),改为预设全民捐赠、但容许日后退出的「选择退出制」 (Opt-out)。

集思会于 2015 年 10 月以电话访问了 1,500 名 15 岁及以上的市民,并与多位持 分者作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受访者对「选择退出制」的意见颇为两极,「赞成 /非常赞成」的约为 43%,「不赞成/非常不赞成」的则为 34%。

支持者的主要理据是「可以有效增加捐赠人数」(55%)、「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 人」(40%),以及「有权改变决定就没有问题」(20%)。反对者的理由则包括「不 应该假设市民愿意捐赠器官」(46%)、「感觉上是强制捐赠」(36%)、「对不理解 制度的人不公平」(19%),以及「未必懂得处理退出手续」(12%)。

由于社会对「选择退出制」未有共识,该研究认为不宜贸然更改制度,以免制造 矛盾,适得其反。

「选择退出制」需其他配套及社会条件配合

集思会是项研究涵括了不少海外案例,综观国际经验,「选择退出制」还需其他 条件配合,例如有效管理器官捐赠的架构及机制、足够的医疗设施及人手、成熟 的器官捐赠文化等,政府及医疗机构亦要得到市民信任。若未有所需配套及环 境,可能会像新加坡一样,实施「选择退出制」后捐赠率仍毫无起色;甚至重蹈 巴西在 1997 年的覆辙,大量市民一起退出机制,令制度在第二年便遭废止。

对「家属决定权」未有共识

目前香港捐赠制度另一具争议性之处,是不管死者生前的意愿如何,直系亲属拥 有捐赠的最终决定权。据医院管理局的统计,平均有四至五成家属会拒绝捐出死 者的器官。

集思会的调查发现,有 38%受访者赞成保留家属的最终决定权,不赞成的则有 36%,两者比例相若。其中 60 岁以上的长者倾向两极化,赞成及反对的比率同 样超过四成;年纪较轻的受访者,对这个决定权相对没有太大意见,以 15-19 岁 为例,表示「没所谓」的比率高达 55%。

认为 18 岁可为自己作出捐赠决定

此外,最多受访者认同一个人 18 岁时,便有独立能力决定死后是否捐出自己的 器官,其次为 21 岁。当中年纪愈轻的受访者,愈倾向认为 18 岁已可作出这项重要决定。

普遍认同捐赠意义,参与计划者却属少数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逾八成受访者认为死后捐出器官有意义/极有意义,但当被 问到是否愿意在死后捐出个人器官时,很多人却有保留,约有 43%受访者表示愿 意,18%不愿意,「未决定」的近四成;政府应以这批「游离分子」为主要的推 广目标。

调查又发现,在表示愿意捐赠器官的受访者中,尚未登记的高达 74%;而在未有 登记的受访者中,近八成表示不知道在哪里进行登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香港对 遗体器官捐赠的宣传、提供的信息并不足够/非常不足够。

传统观念要「留全尸」,部分人不清楚家人意愿

不愿意参与捐赠计划的受访者的主要顾虑是「觉得死后要保留全尸」(32%)、「害 怕/有恐惧感」(30%)及「自己年纪大,没有合适器官可以捐赠」(25%)。不赞 成家人死后捐出器官的受访者,意见大致相同。

若家人要在死后捐出器官,超过四成受访者表示赞成,13%不赞成,觉得「没所 谓」和「不肯定/不知道」的各占两成多。事实上,当被问及有没有家人已登记 成为器官捐赠者时,近两成人回答「不知道」。

现行机制未尽完善,容易错过潜在捐赠者

综合各受访者的意见,目前器官捐赠登记的程序及系统设计落后,对市民来说并 不方便,亟待改善;而公立医院因资源和设施不足,特别是深切治疗部的病床短 缺,医护人员(如器官移植联络主任、深切治疗部员工)的工作过于繁重,又没 有专责部门统筹和管理相关事宜,容易错过潜在的捐赠者,流失部分有用的器官。

政策建议:

增加参与计划的有效渠道,鼓励市民积极登记

鉴于大部分受访者(包括年青人)认为一个人到达 18 岁便有独立能力为自己作 出捐赠决定,研究建议政府在市民领取成人身分证时,提供有关器官捐赠的信息 及表格,表格提供「参加」、「不参加」及「未决定」三个自由选项,规定所有申 请者必须填写递交;有关措施亦可于市民申请永久性居民身分证时实施。

「此举一方面可增加参与计划的有效渠道,另一方面可提供合适机会,让申请人 思考自己的公民责任,意义重大。」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说。

改善登记系统,提升计划形象,加强教育宣传

为了吸纳更多市民参与捐赠计划,研究建议改善现有的登记系统,与医疗病历互 通;鼓励市民尽早向亲友表明意愿;提升捐赠计划形象,善用纪念花园向捐赠者 表达敬意;为捐赠者设立特别撒灰区,加强对死者家属的支持;深入小区解答公 众疑难,凝聚不同界别支持;善用中学的通识教育平台,推动生命及死亡教育。

重整器官捐赠的行政架构,增加资源及培训,作出长远规划

研究亦建议政府重整器官捐赠的行政架构,改善相关配套及设施,包括:于医院 管理局设立专责部门,统筹器官捐赠工作;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尽早发掘潜在 捐赠者;于深切治疗部增设器官捐赠者病床,为临终病人提供适切照顾,维持他 们体内各器官的良好状态;定期发布器官捐赠及移植的数据,让公众掌握器官捐 赠的现况及变化;订立长远目标及计划,整合及协调各界资源。

研究又建议政府作出长远检讨,当上述政策未见成效,可考虑其他方案的可行 性,包括取消直系亲属的否决权、实行「选择退出制」等。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研究方法

香港集思会委托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以随机抽样电话访问形式,于 2015 年 10 月访问了 1,500 名 15 岁及以上的香港市民,了解他们对器官捐赠的态度及相关 问题的看法;并与多位医护界人士、学者、病人组织代表、捐赠者家属等持分者 作深入访谈;同时参考世界各地的器官捐赠政策和经验。研究报告题为《香港遗 体器官捐赠初探》,于 2015 年 12 月 11 日发表。

研究团队

汪国成教授 香港集思会顾问、前香港人体器官移植委员会副主席

黎黄霭玲女士 香港集思会总裁、前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及总经济师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曾任职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研究 主任

余婉华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曾任职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 的民间智库,由一群热爱香港人士于 2008 年创立,专门发掘、搜集和研究对香 港经济及社会发展富建设性和具创意的建议,给政府、有关人士和公众参考。

透过集思广益,香港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一、增加香港的竞争能力; 二、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 2114 1488/9322 4639

集思会发表《优质幼儿教育》研究报告

Posted in news on 七月 28th, 2015

香港集思会发表研究报告

香港须加快提升幼儿教育的质素

《新闻稿》

(2015年7月28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了《优质幼儿教育》研究,通过深入访谈、聚焦小组讨论了解不同持份者对优质幼儿教育的意见和愿景。在参考外国先进地区的发展后,我们发现香港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和资源投放存在很大改善空间,而免费幼稚园教育不应是幼儿教育讨论的终点!

教师学历和薪酬偏低:香港幼稚园教师持有学位的比率只有30%,低于小学和中学教师;也低于其他先进国家如芬兰。薪酬方面,在2007年幼稚园引入学劵制后,政府取消「建议薪级表」,教师的薪酬变成完全由市场决定,处于偏低水平。

活动空间狭窄,欠缺有效规划:教育局的《学前机构办学手册》规定每名儿童的最低人均室内面积为1.8平方米。但由于香港缺乏土地,不少幼稚园未能符合上述要求,甚至没有固定课室,要「朝行晚拆」。反观另一个大城市上海,除了重视幼儿的室内活动空间(人均3平方米),对户外场地也有详细的规定。而韩国首尔的多功能幼儿资源中心,集幼儿教育、教师发展、教育研究和家长教育于一身,值得缺乏空间的香港借镜。

课程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可分为学术型和全面型,前者以教师主导及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后者则以幼儿为中心,视幼儿为权利的主体,和称职主动的学习者。本地大部分幼稚园仍采用老师为主导的学术型教学模式,而且课程太紧密,功课量多,缺乏与学生沟通的时间,难以发展他们的社交技巧及品德教育。

与小学衔接为幼儿带来压力:直资和私立小学的出现为家长在小一派位以外提供另类选择,但也成为幼儿压力的来源。本港大部分小学都倾向强调学科知识的灌输、大量的功课和应试操练,这无可避免会对幼稚园产生「倒流效应」:给予家长和幼稚园教师巨大的压力去「装备」幼儿去与小学环境「衔接」。

集思会发表《优质幼儿教育》研究报告
家长要「赢在起跑线」导致子女焦虑: 为了让子女能入读心仪的学校,家长会用尽办法提升他们的竞争力。本港有一成六幼儿的焦虑程度高于正常水平,比海外同龄儿童为高。另外,公立医院精神料医生表示焦虑和抑郁症呈幼龄化趋势。

兴趣班迎合家长心态: 香港家长送孩子到校外的兴趣班非常普遍。兴趣班可分为学术型、兴趣型及应试型,其特点包括 (1)强调小班教学、因材施教;(2)迎合家长心态;及(3)证书和比赛导向。兴趣班发展迅速,种类繁多;由于香港租金昂贵,有报导指有兴趣班在工厂大厦开设,情况令人担忧。

对提升优质幼儿教育的建议

建议一:加强教育局对幼稚园的校本支援

据报导,政府最快可于2017/18学年落实免费幼稚园教育报告内的建议。教育局应增添人手,尽快落实免费幼稚园教育的细节。如何照顾非华语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童的学习差异,是讨论本地优质幼儿教育不能忽视的议题。教育局有必要加强老师在照顾非华语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童的培训,为各幼稚园提供更适切的协助。

建议二:提升活动空间

本研究欢迎委员会报告内提出增加每名学生可占室内空间20%的建议。作为过渡性措施,本研究建议教育局在港岛、九龙及新界各区寻找空置校舍作试点,设立类似韩国首尔的区域幼儿教育资源中心,不但可以增加幼童的活动空间及生活经验,还可以达致家长教育及幼师交流之效,对长远的幼儿教育发展有益处。

此外,政府可在日后私人发展项目土地契约条款列明增设幼儿活动中心的规定,并优先在收入偏低的地区试行,以增加基层幼童的活动设施。设施可考虑交由非牟利组织营运,免费提供给区内家庭使用。
建议三:提升师资培训与社会地位

政府有必要增加幼儿教育学士学位课程的学额,以及增加对幼儿教育研究的拨款,鼓励更多追踪研究,以评估幼儿教育的成果。薪酬方面,为提高教师士气及工作稳定性,建议当局采取实报实销形式,让幼稚园有足够拨款在建议薪酬范围内给予教师加薪,并仿效中小学现行做法,在教师的薪酬幅度当中设立学位薪级点。

建议四:加强监管兴趣班

兴趣班发展迅速,但现时政府没有专门的法例去规管。而如果并非开办「教育课程」,则完全不受《教育条例》中的安全和消防规定监管。近日有报导指有兴趣班设于工厂大厦之内,有很大安全风险。因此,本研究建议,把注册学校中的消防处和屋宇署的安全要求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以18岁或以下人士为对象的兴趣班。

针对已注册为学校的兴趣班,教育局应该加强巡查,要求机构定期更新办学的资料,并确保课程内容、时间表、师资等符合申请注册时的要求。

建议五:家长教育与幼小衔接

报考直资小学和私立小学是家长催谷幼儿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教育局对两类小学约见申请者提供指引,但很多学校没有跟从。建议教育局应严格规定直资小学和私立小学的面试须按照有关指引进行,并禁止学校接受申请人提交简历档案夹(portfolio)。此外,教育局应加强家长教育,通过幼稚园、小学、非政府组织、传媒等渠道,传递正确的幼儿教育和亲子关系观念。
建议六:设立委员会全面研究幼儿成长

本研究认为,免费幼稚园教育的实施不应该是幼儿教育讨论的终点。幼儿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包括健康、学习、情感等等,不应该限于3-6岁的幼稚园教育,更不应该限于解决免费问题。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奖人赫克曼教授指出,0-5岁是人类脑部发展最快速的时期。但香港没有一套整全的、针对0至3岁幼儿的政策。本研究建议政府成立一个跨部门的委员会,订立具有清晰的愿景、方向、具体策略及措施的涵盖0-6岁的幼儿政策。基层或低收入家庭在幼儿培育的投入方面与中产家庭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对基层家庭的支援,也应该是委员会其中一个研究重点。

对于正在进行咨询的免费幼稚园教育报告书,除了在上述建议中已作出回应外,我们认为,全日制幼稚园有利于释放中产和基层妇女的生产力,是提升优质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必要对全日制幼稚园的价值及支援模式重新研究。

香港集思会理事杨佰成指出,幼儿教育是优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终身学习长跑」的「热身区」,投放更多资源是提升整体社会人口质素的高回报投资。政府落实上述建议所需公帑不多,却有助提高教师士气、减轻年青中产家长的忧虑、及缩窄低下阶层与中上层幼儿教育的差距。他期望特区政府就上述建议作出迅速回应。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机构,由一群热爱香港人士于2008年12月创立,专门发掘、搜集和研究对香港经济及社会发展富建设性和具创意的建议,给政府、有关人士和公众参考。
透过集思广益,香港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一、增加香港的竞争能力;二、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研究团队简介
项目督导: 杨佰成 香港集思会理事、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教育基金创会会长、香港大学荣誉院士、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附属学院咨询议会成员。曾任香港大学校董及管理委员会委员。
项目成员: 何建宗 香港集思会总研究主任,曾任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政治助理。
项目成员: 张羽廷 香港集思会研究主任,曾任职于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2114 1488 / 9322 4639

集思会发表调查报告剖析年青人的处境和诉求

Posted in news on 四月 13th, 2015

香港集思会发表调查报告剖析年青人的处境和诉求

《新闻稿》

(2015年4月13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了一项题为《香港年青人的处境和诉求》的研究,访问了1,505名15至39岁的年青人,并邀请了115名相关人士参加聚焦小组和深入访谈,藉此了解不同年龄组别、人生阶段和经济背景的年青人的情况。

不只满足于个人需要,也要求社会进步

研究发现近半(48.3%)受访年青人对个人现况感到「满意/非常满意」,约四成认为「一般」,「不满/非常不满」的占一成(9.8%)。对于15-19岁青年,「学业成绩欠理想/担心升学」是他们对现况最为不满的事。而20-39岁年青人的个人不满,主要是「工作收入不理想」,「自己/屋企经济状况欠佳」及「楼价租金太高/居住环境欠佳」。

与此同时,对香港社会状况表示不满的受访者占三成(29.8%),远高于对个人现况不满的9.8%,反映年青人不只满足于个人的发展需要,也热切要求社会进步。受访者当中以20-24岁的组别对社会最为不满,达42.7%。

房屋是头等大事
整体而言,受访青年最关注的社会议题,首三项都是关乎住屋,包括「压抑租金/楼价」(38.7%)、「多建公屋/居屋」(28.0%)和「提高整体房屋供应」(26.1%),其次是「物价/交通费太贵」(24.8%)。
对大部分受访者来说,置业是安全感的来源。当楼价不断上升,但薪金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的时候,置业越来越遥不可及,令他们对前途感到茫然。
然而,不少年青人仍以置业为目标,尤其是有刚性需求的拟结婚人士。研究发现,「婚后分居」的个案正陆续出现。有新婚夫妇在婚后回到各自父母家里居住,到周末才相聚,目的是避免负担昂贵租金,尽快储够首期买楼。
此外,在低收入青年当中,居住劏房但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也日趋普遍。在租金上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很多年青人不断被迫迁,但劏房「越劏越细 越住越贵」,严重影响年青人的生活质素和人生规划。

期望调整「自由行」政策
除房屋及物价/交通费外,「减少自由行数目」是受访者最关注的社会议题,占受访人数的23.4%。被访者普遍认为「自由行」旅客和水货客对民生有很大影响,包括导致交通和市面挤迫、店铺单一化、物价上升等,期望调整有关政策。从事与「自由行」/水货客相关行业的年青受访者,对收紧政策的建议普遍处之泰然,个别被访者的应变方法是转工。
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说:「当香港年青人的居住环境极其恶劣,无法改善,外出又要面对越来越挤迫、越来越面目全非的环境时,产生压迫感和不满情绪,可以理解。」她又表示:「香港应制定一套长远的旅游业发展策略,除经济利益外,为求社会稳定,两地和谐,更须考虑香港的承载力,和本地的民生及民心问题。」
新高中学制和副学士制度带来问题
研究又发现,在新高中学制下,文凭试犹如「一试定生死」,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压力,还间接加强了学生的挫败感。「三三四」学制令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要在学校留足六年」,加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限制了他们在适当时候寻找其他出路的机会。有同学因为适应不了新学制,出现情绪问题。
此外,受访者普遍对副学士制度评价负面。批评包括:副学士能衔接大学的成功率偏低;学费昂贵,不少同学欠下数以十万元的学债;及副学士在职场的认受性受到雇主质疑,部分人收入更低于「文凭和证书」毕业生。因此,副学士容易对社会产生怨气。
倾向以理性积极态度解决问题

虽然年青人有很多不满,就解决个人和社会的问题,他们的态度基本上是理性积极的,大部份受访者表示会努力读书或工作。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方面,他们还表示会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参选及参政、贡献社会。他们希望政府聆听他们的意见,政府的各种咨询途径,包括邀请年青人参加咨询组织、定期会面、搜集网上意见或定期进行民调,都有约半数的被访者觉得有用。

热切追求核心价值,为公义接受抗争行为

研究显示香港年青人最重视的核心价值,依次是廉洁、自由、公义和法治。值得留意的是,在追求核心价值的过程中,不少年青人对抗争表示接受。有接近四成(38.3%)受访年青人认为,以公民抗命方式争取公义,并无不妥。20-24岁群组的年青人对这句说话的认同度更高达47.1%。同时,当被问及「如再有类似占领行动,他们会否参与其中」时,约四分一被访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接受两地经济融合多于文化融合,认同香港对维护国家安全主权的责任
受访年青人对国家近年发展的评价大致是「有进有退」。除了认为经济发展有进步外,他们对中国的政治、民生和教育的评价都一般。
他们支持加强两地经济上融合的比例较反对的多,但对于文化上的融合则较为抗拒,觉得内地人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与香港差距很大。
有关香港对维护国家安全、主权的责任,受访者认同的占35.5%,比不认同的多,持中立态度的,大约四成左右。
建议

本研究认为房屋和「自由行」/水货客问题极为重要,必须正视。但由于这两项问题属全港性,非年青人独有,同时鉴于相关政府已承诺积极处理,本研究提出的具体建议,主要针对年青人的独有问题。建议包括:改善副学士相关政策、加强中学生生涯规划、改善营商环境、优化与内地交流方式和提高青年参与政府咨询委员会的比例。相信这些措施长远而言有助改善香港年青人的处境,回应他们的诉求,减少他们的怨气,令他们更积极正面地为自己和香港的前途努力。
跟进
香港集思会总研究主任何建宗强调,年青人所面对的问题相当复杂,他们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有各自的想法。这当中既反映世代价值观的转变,也与他们身处的人生阶段有关。社会各界应该继续与年青人沟通,聆听他们的诉求。
香港集思会再次呼吁政府及各有关团体,定期就不同范畴及角度,进行深入研究,集思广益,为青年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客观、准确、详尽的参考资料。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香港历史建筑保育的前路研究

Posted in news on 十一月 3rd, 2014

香港集思会报告指要检讨历史建筑评级机制

重整文物保育架构 加强保育私人历史建筑  

 

《新闻稿》

 

(2014年11月3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题为《香港历史建筑保育的前路》的研究报告,响应古物咨询委员会(古咨会)于6月发表的《瞻前顾旧历史建筑保育政策咨询档》所提出的问题,建议尽快加强香港历史建筑的保育,制定清晰的政策及有效的行政措施,以保存香港文化及历史中宝贵的跨代资产。

主持该项研究的香港集思会顾问刘励超(地政总署前署长)指出:「香港地价高昂,政府要补偿业主因保存历史建筑而丧失的发展权益所费不菲,而维修及活化历史建筑亦需动用巨额的公共资源,难免会引起社会各界争议」。

刘励超认为政府回避作出会引起争议的政策决定,并非是一项明智的选择。他说:「我们可以清楚预见,假若维持现状,更多类似何东花园的个案将会陆续出现,继续引起各方争议,令保育历史建筑的工作寸步难行。」

本研究现提出以下五大方向共二十项建议:

策略建议一:改善历史建筑评级机制

鉴于文物保育需要庞大公共资源,而目前的法定古迹及评级建筑数目过千,有关评级标准宜紧不宜松,政府应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放于限量的评级建筑,并加快评级效率。当局亦须检讨评审过程,制定具透明度及公信力的机制,并增加古咨会成员在评审过程的主动性。

古物古迹办事处(古迹办)需制定一套标准指引,清楚阐明每一级别的历史建筑有何工程可以或不可以进行;同时将历史建筑物的评级与可获发的维修资助金额挂勾,鼓励获较高评级历史建筑的业主进行维修保育。

策略建议二:优化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为减低参与「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机构的经济负荷,吸引更多机构参与有关计划,政府应另订针对活化建筑的监管条例,或真正落实「特事特办」的方式,在确保建筑物符合安全标准的前提下,适度放宽活化重建工程的建筑标准,增加翻新及改建工程的灵活性。

政府亦可设立一个平台,邀请商界团体及承办活化项目的非牟利机构自由配对,让商界人士分享营商经验和提供意见;及每年或每两年举行研讨会或工作坊,让承办机构分享交流,与当局探讨如何优化活化历史建筑计划,协助该等机构提升营运能力。

策略建议三:落实「点、线、面」的保育概念

香港可效法澳门、新加坡等地区,设立符合特定条件的「保护区」;并赋予「保护区」法定地位,纳入所在分区的计划大纲图,受《城市规划条例》保障及规管。

政府亦需为「保护区」订立发展限制,例如建筑物不能超过某高度、必须用于指定类别的用途(或不得用作某种用途)等,但在执行上保留一定弹性,尽量减低对物业持有人的负面经济影响。

策略建议四:推动私人历史建筑的保育

为避免甘棠第及景贤里等个案历史重演,发展局应重新指示相关部门,在知悉业权为私人拥有的古迹及历史建筑物的任何拆卸或改动计划时,从速通知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文保办)及古迹办,让两个办事处及时采取应对行动。

政府应建立一套提供诱因的常设机制,订立具体、透明、得到社会认同的参考标准,例如根据建筑物的历史评级、建筑物被活化后对公众的开放程度等因素,有系统地制定各种鼓励私人历史建筑进行保育的非现金补偿方式,减低社会争议,并为与私人业主协商提供基础。

当未能透过经济或规划诱因与法定古迹的私人业主达成保育协议时,政府可利用《土地收回条例》作为最后手段,以「公共用途」为由收回达法定古迹级别的历史建筑,并按照法例作出赔偿,保障私人业主应得的权益。政府在收购及征收有关历史建筑时,应严加挑选,以确保公帑用得其所。


策略建议五:重整文物保育架构

现时政府有发展局、民政事务局、民政事务总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建筑署、屋宇署、古迹办、文保办、古咨会、活化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及城市规划委员会参与制定文物保育政策和提供支持,政府须检讨、协调,以及整合相关政策局、部门及文物信托的角色、职权及职责,避免浪费资源,增加文物保育工作的效率。

与其另设新的文物信托基金,更有效的方法是加强现设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的角色,包括强化部分被忽略的职能(如资助私人已评级历史建筑的维修及活动),或加入新的工作(如收购私人已评级历史建筑,接收、保育及活化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信托亦可考虑让私人历史建筑业权人选择资助形式,进行保育及活化,一为定期或定额资助,二为设有金额上限的配对资助,以鼓励后者「多劳多得」。

为培养新一代对保育历史建筑及文物的意识,应借着政府准备检讨新高中通识课程,文物保育的内容加入通识程之中,并利用「其他学习经历」的课时,安排学生参观历史建筑。政府亦可善用各新媒体如社交媒体、流动台进行公众教育及宣传工作,加深一般市民对保育历史建筑问题的认识,推动社会各界一起参与保育活动。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年轻长者的就业、经济及生活状况调查

Posted in news on 五月 7th, 2014

香港集思会报告指「年轻长者」退休保障不足
需调低生活水平 期望能继续工作

《新闻稿》

(2014年5月7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了一项题为《年轻长者的就业、经济及生活状况调查》的研究,访问了1,002名55至74岁的「年轻长者」,包括已退休、半退休及未退休人士;这个年龄群组,主要属战后婴儿潮世代,占香港人口总数的21%。

退休保障不足、强积金成众矢之的

研究发现不足一半受访者(45%)有参与或曾经参与各种的退休保障计划,而认为这些计划「有用/非常有用」的只得42%,其中强积金成为众矢之的。

此外,有超过一半受访者更表示,以自己目前的积蓄、资产、投资收益及退休保障,要应付退休后的生活「不是太足够」或「完全不足够」,觉得「足够/非常足够」的仅得2成半,余下23%的受访者也态度犹疑,只称「可能足够」。

依靠积蓄及子女养老

当被问及在退休金额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安度晚年,受访者除了倾向「靠自己」外,还需依靠下一代。分别有高达64%及63%的受访者预计,退休后要依靠「积蓄、资产及投资收入」及「子女/孙儿供养」来维持生计,打算依靠「退休金/退休保障计划」的不足3成。事实上,有43%受访者现时已定期接受子女的「家用」,可见不少人仍有供养父母的孝道思想,实践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

希望继续工作、支持弹性退休

研究亦发现,很多受访者有意重投劳动市场或继续就业。原则上,他们普遍欢迎将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或更后,赞成的有67%,反对的只得12%,当中较年轻及「未退休」被访者的支持比率高达8成,「已退休」及「半退休」的支持比率也超过6成。支持者的主要原因是「65岁的长者仍然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工作可以令长者继续有收入」、「减少家庭或子女经济负担」等。

不过,受访者同时期望退休制度能保持一定弹性,对于应否立法规管,受访者意见分歧。他们普遍赞成先由政府带头,调高公务员的退休年龄,相信对私人企业有指导性作用,藉此为长者提供一个选择,不用被硬性规定在60岁或更早离开职场。

至于理想的退休年龄,逾4成人认为要「视乎情况」、因人而异,他们希望可以在新的基础上,按个人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工作性质,自行与雇主协商最合适的时间。

此外,研究亦发现长者在就业市场的选择不多,大部分职位属前线基层岗位,中层职位不多,有时甚至受到年龄歧视。

降低生活水平、调节个人心态

面对生活压力,超过4成受访者表示,退休后生活水平要略为降低,另外15%更指生活水平要大幅下降。不过,他们普遍表现得随遇而安,认为最重要是调整个人心态及生活方式,并学习「知足常乐」。

自觉生活快乐、家庭社交关系理想

虽然现实未尽理想,逾6成受访者表示现在的生活「快乐/非常快乐」,觉得「不快乐/非常不快乐」的少于1成,基层受访者的快乐程度也比不快乐的高。

他们与配偶、子女、朋友的关系普遍良好,不少年轻长者利用社交媒体保持与亲友的沟通。有9%被访者表示「上纲/用计算机」是他们日常的主要活动,选择「看书/进修/学习」为主要活动的受访者占1成。

关注医疗健康、忧虑子女前途

当被问及最关心或忧虑的事情,最多人说是「个人健康」(56%)、「子女工作前途」(23%)、「生活水平太高/物价高涨」(23%)、「家人健康」(23%)、「个人经济」(21%)、「家庭经济」(21%),以及「房价/租金太贵」(13%)。

受访者普遍欣赏香港公共医疗服务的质素,但批评轮候时间太长。另外有不少人指政府资助安老院舍严重不足,私营安老院的环境及服务欠佳。

由于担心子女无法「上车」,有1成受访者曾资助子女买楼,中上阶层及上层受访者有此做法的比例,分别达23%及40%,基层的比例也有5%。

满意香港环境、不愿北上养老

近7成受访者认为香港是理想的退休地方,尽管政府近期鼓励长者北上养老,高达8成半受访者不愿移居内地,其中较年长人士对移居内地尤为抗拒。他们最担心「不习惯内地生活环境/文化」、「在内地无人照顾」,「内地医疗服务欠佳」、及「内地亲人/朋友不多,社交圈子窄」。

不过,受访者却普遍认为香港新一代的敬老意识愈趋薄弱,特别在公共交通工具让座方面,远不及内地青年。

就研究结果,香港集思会在四大方向作出建议:

(一)推广弹性退休、促进长者就业:推广渐进式、具弹性的退休制度,鼓励企业聘请合适的长者员工,并建立完善的长者人力数据库、提供职业配对服务,促进有能力的长者重返劳动市场,让他们继续贡献社会,将知识及经验传承、扶植后辈,同时赚取收入。

(二)改革强积金制度、进行全民理财教育:改革目前的强积金制度,包括进一步降低基金的收费,并研究如何逐步取消「抵销」机制;同时配合全民理财教育,让市民明白单靠强积金无法完全满足退休生活所需,及早作出全面的储蓄计划。

(三)改善医疗安老服务、增加医护人手:增加本地安老院舍的供应,不宜在欠缺配套下鼓励长者北上养老;适度输入护理业外劳,开放「青年安老服务启航」先导计划予其他年龄层的人士(包括年轻长者);进行长远的医护人力规划,培养足够的医护人员,并加强公私营医疗体系的合作,降低成本、缩短轮候时间。

(四)宣扬敬老文化,加强不同世代沟通:于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及小区活动中加强敬老、爱老、护老等元素,提倡子女实践「孝道」,重视跨代家庭承担,并为低收入护老者提供经济津贴、培训及支持,以鼓励居家安老;继续投放资源发展长者学苑,包括推动长者应用信息及通讯科技,促进与年轻一代的沟通。

是项研究的意义

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表示:「过去数十年,这个年龄群组的人在不同岗位贡献社会,发挥『狮子山下』的拚搏精神,造就了香港经济起飞的黄金年代。时至今日,他们陆续踏入人生的下半场,如何继续利用他们的能力来建设社会、纾缓人力资源之不足;如何令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得以传承、扶植后辈;如何透过了解他们的特征和问题,为他们提供适切的长者服务,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注释:
研究于2013年1月至3月进行,方法主要分为问卷调查、聚焦小组及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及聚焦小组部分委托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进行。
问卷调查透过随机电话访问,成功访问了1,002名55至74岁的「年轻长者」;应邀出席聚焦小组讨论的「年轻长者」共42名;参与深入访谈的人士包括多位学者、社福界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士。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机构,由一群热爱香港人士于2008年12月创立,专门发掘、搜集和研究对香港经济及社会发展富建设性和具创意的建议,给政府、有关人士和公众参考。
透过集思广益,香港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一、增加香港的竞争能力;二、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研究成员简介
黎黄霭玲女士 现任香港集思会总裁、前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及总经济师。除全球贸易推广外,曾掌管及从事研究工作逾30年。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曾任职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研究主任
余婉华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曾任职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2114 1488 / 9322 4639

「港漂」看香港—内地来港留学及工作人士的心态及处境研究

Posted in news on 十一月 25th, 2013

香港集思会报告指7 成「港漂」短期留港发展

语言是最大挑战 家庭牵绊成离港关键

《新闻稿》

(2013 年11 月25 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了一项研究,发现自2003 年以来,获批入境的「港漂」(即从内地来港求学或工作的人士)数目累计超过16 万人,当中读书及工作的约各占一半。然而,「港漂」的流动性极高,虽然超过7 成的受访「港漂」打算短期内留港工作,只有28%认为香港是长远的理想发展地点,39%长远选择返回内地,33%向往其他地方。

香港是外向型国际城市,长久以来已有不少外地人士来港工作、经商、通婚、生儿育女及居住,殖民地时代更有很多英籍人士受聘为公务员,香港市民一向对他们持欢迎态度,大家和谐共处。「『港漂』与港人同文同种,他们理应比西方外来者更容易融入香港社会,成为本港的一分子和生力军。」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说。

喜爱港式制度及文化

集思会调查发现,香港对内地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内地青年选择来港求学的原因,首三项为「香港比邻内地,方便与家人团聚」(46%)、「港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优良」(44%)及「港校在内地知名度高」(43%),其它包括「香港以华人为主」及「香港的留学费用较低」等。

受访者选择来港或留港工作的原因,首3 项为「喜欢香港的多元文化和生活方式」(67%)、「喜欢香港信息自由流动」(47%)和「喜欢香港完善的法制」(44%)。他们强调在内地凡事要「靠关系」,在香港却能凭实力找一份好工作。

受访「港漂」从事的行业非常广泛,包括制造、医疗、教育、金融、零售、建造、饮食、酒店、通讯、保险及地产等。职业以专业、辅助专业和研究居多,但亦包括行政管理、技术、服务销售、文员等前线和后勤岗位。

居住环境未如理想、语言成最大挑战、倾向与内地人交往

受访者在港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住房环境欠佳」(73%),其次是「未能讲本地语言,与本地人沟通不足」(58%),和「在本地缺少朋友而感到孤独」(39%),亦有不少受访者表示「难以应付香港的生活水平」和「远离家人父母感到难过」,而表示「因为内地人身分而受到歧视」者不足2 成。

不论是求学还是工作,粤语及英语均是「港漂」的重要挑战。有逾4 成就学的受访者表示「难以适应全英文教学」,4 成全职受访者指自己「未能讲流利粤语,难以在本港找到合适工作」。

社交方面,6 成受访者在港的朋友仍是以内地人为主,3 成指两地朋友的数目差不多,仅得1 成表示朋友主要是香港人。然而,受访者留港时间愈长,香港朋友的比例明显提高。

一般「港漂」都会积极面对问题,分别有逾5 成半及3 成半的受访者表示,会努力学好粤语及英语,超过4 成受访者表示会「调整思维方式」及「转变生活习惯」,以求融入本地圈子。

内地机遇多于香港、一孩政策影响人生规划

总括而言,「港漂」在香港面对的问题,和其他留学/旅居海外的世界人士(包括香港人)面对的问题大同小异,主要都是语言文化不同、思维习惯有异、社交圈子狭窄、生活孤单、居住环境欠佳、生活水平太高等。较为特别的是大部分受访「港漂」都是在一孩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与内地家人的亲密关系,是影响他们人生规划的重要因素。

受访者计划离港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的重心在内地」(53%),除非能在香港建立新的亲密关系(例如结识另一半),否则希望回内地照顾双亲、建立自己的家庭。其他离港原因包括「相比香港,内地有更多发展和晋升机遇」(44%)及「在港缺少朋友,感到孤单寂寞」(35%)等。

对个人前景有信心、满意香港人才政策

受访者对个人、香港及内地及的发展前景均持正面态度,表示「非常有信心/有信心」的分别有约8 成、6 成半及7 成。对于近年的「陆港矛盾」,大部份「港漂」认为很正常,也处之泰然。

不少受访者认为,他们可为香港注入更多人才/人力资源,提升香港的竞争力,纾缓个别行业人手不足的情况,并协助港企开拓内地市场。对于特区政府目前吸引内地人才的政策,4 成半受访者认为「非常成功/成功」,近半觉得「一般」,只得6%认为「不成功/非常不成功」。

建议措施

香港的失业率长期处于3%至4%的低水平,不少行业人才短缺。而早前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发表了咨询文件,提到香港面对人口急速老化、劳动力下降、抚养比率增加、税基收窄等重要问题。为了支持本地的民生服务及应付长远的发展需要,香港集思会认同引入外来人才(特别是内地人才)的建议。

由于大部分「港漂」满意目前特区政府吸纳内地人才的政策,可进一步推加的措施不多。为促进「港漂」融入本地社会,建议政府与合适机构合作发展粤语课程,并提供津贴鼓励他们学习,同时多加宣传《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政策,以及举办有关香港生活文化的分享会和交流活动。

 

注释:

研究于2013 年10 月进行,方法主要分为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透过滚雪球抽样方法,以面访的形式成功访问了500 名符合内地来港读书或工作、留港未满7 年的「港漂」。受访者包括正在求学阶段、毕业后寻找工作,以及正在港工作的三个不同群体。

研究亦邀请了30 名符合条件的在港内地人士进行深入访谈,当中除了3 人直接从内地来港工作外,其余的27 人曾经或现正就读本港各所高等院校的硕士/博士课程。部分学生仍处于在读状态,部分已毕业留港工作,还有部分毕业后到内地或海外发展。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机构,由一群热爱香港人士于2008 年12 月创立,专门发掘、搜集和研究对香港经济及社会发展富建设性和具创意的建议,给政府、有关人士和公众参考。

透过集思广益,香港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一、增加香港的竞争能力;二、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作者简介

黎黄霭玲女士: 现任香港集思会总裁、前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及总经济师。除全球贸易推广外,曾掌管及从事研究工作逾30 年。

陆伟棋博士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曾任职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高级研究主任。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国际学位课程中心兼职讲师。

赵僖女士 :香港集思会实习生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 2114 1488/93224639

 

中港跨境婚姻—新趋势及影响

Posted in news on 八月 20th, 2013

香港集思会发表调查报告
指跨境婚姻趋势难阻挡 成两地融合强力催化剂
《新闻稿》

(2013年8月20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了一项研究,发现自1997至2012年,每年中港跨境婚姻占整体港人结婚的比例,徘徊于39%至56%的高水平,累积数字以每年平均19%的速度增加,16年间共累积了388,453宗,相等于2012年香港家庭住户总数的16%。

早期的跨境婚姻,常与「老夫少妻」、「家庭暴力」、「骗取综缓」等负面标籖挂勾,集思会的研究发现,近年涉及中港跨境婚姻人士的背景渐趋多样化,两地的年青、高学历、高收入者共谐连理的现象渐趋普遍,当中更不乏香港或内地的知名人士。

「虽然部分中港跨境婚姻或涉及虚假成分,亦有报道指其离婚率偏高,有关数字及趋势,仍然值得关注。」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说。

黎黄霭玲又表示:「近年中港矛盾引起各界忧虑,在这关键时刻,中港跨境婚姻在促进两地融合和化解两地矛盾方面的角色及影响,尤其值得探讨。」

研究透过问卷调查方式,访问了510名中港跨境结婚人士,并与另外23名相关人士深入访谈。由于资源及时间所限,同时鉴于现存有关基层家庭的研究不鲜,集思会是项研究对象,以较为年青、高学历、或中产者为主。

满意婚姻状况,子女跨境上学,关注居住问题

研究发现被访者不论是港人或内地人,对自己的跨境婚姻态度正面,超过7成(73%)受访者表示「满意/非常满意」自己的婚姻状况,94%不觉得自己或配偶遭受歧视。由于交通便利,穿梭两地工作,对受访者的婚姻关系影响不大。

超过7成受访者的子女在香港出生,一半以上在内地居住,由于父母对香港的教育制度较具信心,大部分的子女被安排在香港上学,成为跨境学童。因为这批父母的学识水平较高、经济条件不错,对子女比较关顾,家庭关系普遍健康。

与大部分香港家庭一样,受访者较多关注居住问题,37%受访者指现时的居住环境欠佳。他们相对关心的港府支持措施主要是房屋政策(31%)、医疗服务(20%),以及持双程证母亲在港的逗留期限(16%)。

对异地社会环境适应程度显著提升

受访者婚后对异地的适应程度显著提升,针对「社交礼仪」、「语言」、「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人际关系」、「政治体制」及「价值观」七大范畴,表示「适应/非常适应」的受访者较婚前多出接近一倍,达69%至93%。

变化最大的范畴是「社交礼仪」、「语言」及「人际关系」,有内地受访者自言受港人影响,改掉了乱扔垃圾、胡乱横过马路等坏习惯,变得有礼貌和守规矩,愈来愈像「本地人」。变化相对较少的则是「政治体制」及「价值观」,34%香港受访者在婚后对内地政治体制的适应程度只属「一般」。

超过6成(62%)人认为自己「融入/非常融入」配偶的社会。他们亦自觉与配偶的亲友相处融洽,超过7成人形容自己与配偶的父母、亲人及朋友的关系「好/非常好」。

支持两地经济文化融合,对化解中港矛盾感到乐观

近年中港之间经常出现冲突,但有54%受访者认为现时中港矛盾的严重程度只属「一般」,形容是「一家人的吵闹」、「茶杯里的风波」,他们相信这种矛盾并非根深柢固。有一半人对化解中港矛盾表示「乐观/非常乐观」,对此感到悲观的只有约4%。

约8成受访者支持两地的经济及文化融合,认为是大势所趋,能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但认为港人要尽量调节心态,适当地配合内地的发展,而内地亦要借镜香港,改善法治制度、营商环境等软件。

对个人及两地前景具信心

逾8成受访者表示对两地前途「有信心/非常有信心」,当中以现居香港的受访者信心度较强。受访者对个人、婚姻及子女的前途同样表现得甚为乐观,认为国内市场庞大,商机无限,香港则拥有自由制度、专业精神,两地各有自身优势。有香港受访者指出,尽管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但相信港人只需要好好装备自己,就能顺利面对各项挑战,不担心竞争力受到削弱。

预期中港婚姻将稳定增长

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最初未有刻意寻找异地伴侣,有些甚或对异地人士有负面印象,最终却因为各种机遇及缘分而遇上,互相接纳,产生感情,从而共谐连理,过程自然,亦难以阻挡。

超过一半(53%)受访者预期中港跨境婚姻的趋势将会稳定增长,并相信两地人结合能推动彼此的文化融合,为化解中港矛盾提供重要条件。

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表示,随着中港婚姻的数目不断增加,占本港家庭住户的比例持续上升,这批人士及其所生的下一代,将成为香港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持分者,对香港的持续发展有一定的角色及影响力。

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陆伟棋指出,受资源及时间所限,是项研究未有把较为弱势的中港婚姻家庭包括在内,为求全面,希望能进一步探讨有关基层家庭对相同课题的看法。

另外,集思会又建议政府定期就中港婚姻家庭进行较大规模及全面的调查,掌握所有中港婚姻家庭的现况、计划及对社会的影响,以便制定整体的人口规划及相关政策。

注释:
研究于2013年5至7月在中港两地进行,方法主要分为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透过滚雪球抽样方法,以面访的形式成功访问了510名符合以下条件的中港跨境结婚人士:于2003年或以后结婚;家庭每月收入为2.5万港元(或2万元人民币)或以上;或夫妻中一方/双方达大专或以上教育程度。

本研究亦邀请了14名符合上述条件的中港跨境结婚人士进行深入访谈,分享他们在跨境婚姻中的亲身经验及感受。同时访问了9名其他人士,包括中港婚姻配对顾问、北区办学团体行政总裁、前入境事务处高层官员,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界代表,从政策、个案等多方面分享对跨境婚姻、中港家庭的观察和体验。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机构,由一群热爱香港人士于2008年12月创立,专门发掘、搜集和研究对香港经济及社会发展富建设性和具创意的建议,给政府、有关人士和公众参考。
透过集思广益,香港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一、增加香港的竞争能力;二、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作者简介
黎黄霭玲女士 现任香港集思会总裁、前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及总经济师。除全球贸易推广外,曾掌管及从事研究工作逾30年。
陆伟棋博士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曾任职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高级研究主任。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国际学位课程中心兼职讲师。
余婉华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2114 1488 / 9322 4639

香港集思会呼吁两地尽快落实基金产品互认

Posted in news on 二月 27th, 2013

香港集思会呼吁两地尽快落实基金产品互认
《新闻稿》
(2013年2月27日)
就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发表的《2013-14年政府财政预算案》,表示证监会正与内地相关机构研究建立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以扩大香港基金业的销售网络,香港集思会对此表示欢迎,认为此举将有助吸引外国基金来港注册,带动投资管理、销售等相关专业发展。香港集思会呼吁两地监管机构及业界尽快签订互认协议,落实相关安排,为长远迈向《多边互认》和《基金通行证》发展打好基础。

香港集思会近日就两地基金产品互认的课题作出研究,报告即日发表,研究认为有关安排能为香港及内地金融业的共同发展带来莫大的贡献。

香港集思会人民币课题组召集人黄启民指出:「两地基金产品互认将会开启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另一主要管道,把离岸人民币业务,从现有的贸易与初级债券市场,大幅推广至包括股票商品等各类投资产品的一二级机构投资市场,范围更纵深广阔。」集思会估计此举可带来上千亿元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把人民币国际化推上新台阶。

香港集思会的研究报告认为两地基金产品互认的协议,将大力加强两地基金流动,为香港基金行业,开拓一个数万亿元而且高速增长的大陆资产管理市场。现时香港基金行业主要集中于市场推广及销售功能,协议签定后,行业可向管理、托收、交易、研究等多方面发展,争取与伦敦、纽约、卢森堡等全球顶尖财富管理中心并列。有关协议对香港金融行业的推动力,将数十倍于昔日本地强积金的成立。

对国家来说,两地基金产品互认,将会是中国资本帐开放的另一里程碑。它可大幅推动中国民营资本的海外投资,把《走出去》从国营机构直接投资主导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减少《走出去》在海外市场遇到的阻力,让中国的海外投资更多元化,更有效率。

「两地基金产品互认,也可以加强我们在区域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地位和话语权,扭转国家当前在区域跨境基金流动协作的相对滞后状态和被动地位。」集思会人民币课题组另一成员梁家齐说。

此外,两地基金业界加强合作、交流与竞争,将可帮助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吸收国际先进人材、技术和行业建设及管理经验,让中国基金业更好地扮演其在社会财富管理上的角色,发挥增值及再分配的作用,帮助国家建立完善的养老及退休社会保障体系,应付人口老化和社会分配不均等重要问题。

通过提高竞争、开放海外投资管道、促进基金行业发展,两地基金产品互认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加速中国金融业从单一的银行主导结构,迈向多元高效的直接/间接融资并举的金融体系发展。

鉴于两地金融体系存在差异,特别是中国资本帐相对封闭和人民币在海外只能有限度地流通,香港集思会人民币课题组成员及项目顾问关家明,建议借鉴东盟APSS计划所采用的《两层准则》做法,以当前QDII/QFII/RQFII有限度流动的框架作为基础,让两地基金建立第一层双方都认可的《基本准则》,再在此基础上各自建立第二层《专门准则》,以满足两地不同的监管要求。此举不但可让两地基金在《基本准则》容许下尽快简化手续及加强跨境流动,亦让监管机构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方案,处理第二层《专门准则》的差异问题。

香港集思会人民币课题组于2009年7月、2010年3月及2011年1月,先后发表了三份研究报告和合共三十二项建议,促进及巩固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各界反应热烈。是次研究报告和建议属第四轮。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的研究机构,由一羣热爱香港人士于2008年创立。透过集思广益,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1)增强香港的竞争能力;(2)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的持续发展;及(3)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香港集思会人民币课题组成员
黄启民 香港集思会顾问、香港大学商学院名誉副教授、香港证监会非执行董事
关家明 前渣打银行亚洲研究部总监兼亚洲区总经济师
梁家齐 香港集思会顾问、鹰达证券有限公司主席、Member, 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 Hall of Fame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研究报告作者及项目顾问
关家明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2114 1488 / 9322 4639

香港全人教育的发展概况及改善建议

Posted in news on 十二月 11th, 2012

香港集思會建議開展倫理教育(Ethical Studies)
補充現時德育課程之不足、優化全人教育(11.12.2012)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剛完成了一份題為《香港全人教育的發展概況及改善建議》之研究報告,就「全人教育」作出深入探討。

按教育统籌委員會於2000年的建議,香港的教育改革應以「終生學習、全人發展」為目標。而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通識教育及其他學習經歷(註一)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香港集思會的研究發現,香港的德育課程只重視培養正面價值,而忽略了理性方面的倫理教育,尤其是在倫理教育方面的主要內容,即人權、公義、義務及行為後果等的概念及意義方面,課程極不完善及缺乏系统性。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建議將「倫理教育」視為一個新的關鍵項目,並在課程內加入基本的法律常識,貫徹於現時的不同學習領域之內(註二),組成一個橫跨十二年的學習架構,加強學生在思辨及批判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以補充現時只談正面價值、但缺乏內涵的德育課程之不足。

香港集思會理事及教育課題組召集人楊佰成指出:「倫理教育必須按部就班地進行,政府可先選出一批有廣泛代表性的學校作試點,用兩年時間總結經驗、加以檢討,再逐層向外推展。」教育課題組亦建議由教育局與各院校或民間機構合作,開辦倫理教育課程,為教師提供培訓,讓他們充分掌握多元化、議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更有系統地學習及應用相關的知識。

針對現有的學校課程,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提出了四大策略方向及建議:
一、教育局應盡快擔當牽頭角色,與各界重新檢視及完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同時加強學校的社工服務、師資培訓及教材開發,協助教師有效地進行德育工作;
二、按部就班地構建完整的倫理教育課程以補充只談正面價值的德育之不足;
三、適量收窄通識科的課程內容,加入理論知識及分析方法,積極研究刪減或合併個別單元,切實推行議題式的「學與教」方式,減低獨立專題探究的要求,並把通識教育科的額外津貼常規化,增加通識科教師的穩定性;
四、為「其他學習經歷」提供支援,與專業培訓團體合辦教師培訓計劃,強化師生的體驗學習,並鼓勵大學改變收生標準,確認學生學習概覽的重要性,肯定學生在學科成績以外的不同成就,如創意、體藝、及社會參與等。

註一: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
註二:不同學習領域包括「中國語文教育」、「英國語文教育」、「數學教育」、「科學教育」、「科技教育」、「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小學常識科」及「藝術教育」。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頁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關於香港集思會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本會的教育課題組一向關心本港教育發展、重視人才培訓,除了本報告外,本會就教育議題的研究建議及出版刊物包括:
《香港獎助學金指南》(2011年5月)
4項為副學士教育提升課程質素、建設多元化出路的建議(2011年4月)
6項建設香港成為「亞洲最優秀高等教育樞紐」的建議(2010年4月)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成員簡介
楊佰成: 香港集思會理事、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創會會長,曾任香港大學校董及管理委員會委員(2004-2006),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附屬學院諮詢議會成員、香港大學榮譽院士。
曾廣海: 香港集思會項目顧問及中學通識教育科顧問,早年從事教學工作,後轉往商界服務;具多年政制、管治及公共政策研究經驗;澳洲國立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及法律學碩士、香港大學工程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行政管理文憑。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及香港大學文學(一級榮譽)學士。
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促进香港人才发展 – 香港集思会出版《香港奖助学金指南》

Posted in news on 六月 20th, 2011

促進香港人才發展
香港集思會出版《香港獎助學金指南》(Chinese version only)

(2011年6月20日) 香港原來有超過2,000多項大大小小的獎助學金,僅中學和大學便合計接近已有1,800個之多!除了獎勵學業及課外活動出眾的學生外,每年還援助不少清貧或家庭出現突變的學生繼續就學。不過,獎助學金種類繁多而各有申請條件和發放範圍,學生、家長以至老師、校方均普遍因為資訊不足而錯過申請或協助有需要者申請的機會,殊為惋惜。

關注香港未來發展的香港集思會,認同獎助學金對培育優秀人才的重要性,遂委託專人搜尋及整理了本港學界現有各項獎助學金的最新資訊,編集成香港首本「獎助學金指南」。這本《香港獎助學金指南》厚達200多頁,內容分為5部分,收錄了小學、中學、專上教育、深造和各類職業先修課程的獎助學金。除一般學術獎助學金外,尚涉及藝術,運動,宗教以至特殊教育等各方面範疇。

香港集思會董事楊栢成表示,獎助學金是一項重要的榮譽,給予學生公開的肯定及表彰,既引導學生發展方向,又發揮激勵作用,推動他們努力奮進,全面成才。他希望學生、家長、老師及校方善用該指南,為子女及有資質的學生選取合適的獎學金,爭取接受優質教育,發展個別潛能的機會;有經濟需要的學生亦可藉申請助學金減輕經濟負擔,更能專注學業。此外,也希望這指南對學校負責學生輔導的老師有參考價值。

《香港獎學金指南》詳列眾多善長仁翁以至各大機構捐贈的獎學金,除了人們熟悉的尤德基金外,還不乏富豪以至跨國企業,包括「電飯煲之父」蒙民偉先生、華人巨富李嘉誠先生,電影巨星成龍先生等均在多間院校設立有關獎助學金或演藝獎;此外,滙豐銀行、恒生銀行以至中國銀行的獎學金亦相當可觀;多間傳媒機構例如商業電臺、亞洲電視、無線電視亦都設有新聞獎學金、東方日報以及蘋果日報亦設不同獎助學金等。

此外,海峽兩岸的院校,以至歐亞美多國駐港領事館亦設有不少留學生獎學金吸引港生,除了常見的大學本科學士課程,還有碩士以至博士課程。實為對有需要的學生、家長以至升學輔導教師的及時雨。

《香港獎學金指南》中更列舉香港城市大學本科生獎學金多達293項,堪稱專上院校之冠;中文大學研究院獎助學金也超過140項;香港大學個別獎學金金額更高達$400,000元。

這本創香港先河的獎學金指南,分門別類詳列各獎助學金的目的、金額、名額、提供機構或學校名稱、申請資格、申請日期、申請方法及流程等資料,還詳列一些獎助學金的具體條件,例如獲取准英語教師獎學金者須承諾畢業後留港任教中小學英語一至兩年。每個獎學金項目,都附有聯絡方法,除了位址,還有電話、電郵、網址甚至聯絡人,以供進一步查詢。

全港中小學均會獲贈一本《香港獎助學金指南》,而全部內容更會上載至香港集思會網頁 “www.ideascentre.hk” 供學生、家長及老師免費查閱。

– 完 –
關於香港集思會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于2008年12月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1) 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2) 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3) 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自成立以來,香港集思會已就多個經濟及社會課題進行研究,並提出一系列的建議,其中包括:

• 14項「副學士教育政策」的具體建議
• 12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的第一輪建議
• 15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第二輪建議
• 5項鞏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的第三輪建議
• 有關香港國際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分析報告
• 6項建設香港成為「亞洲最優秀高等教育樞紐」的建議
• 10項促進「中醫藥在香港發展」的建議
• 10項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的建議
• 11項打造香港成為「創意之都」的建議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