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us your ideas
請提供意見

 

()

「中美脱鈎香港经济何去何从?」讲座

Posted in news on 六月 22nd, 2020
讲者们与主办机构负责人合照

讲者们与主办机构负责人合照

网上重温

前言:

香港一直是一个融通中西的重要国际城市,但是随着中美冲突升温,且从贸易蔓延到科技丶人才交流和金融经济等领域,香港人开始关注中美磨擦会如何影响香港的经济。 当然,中美博弈对香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近来不少原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或回流香港上市,中美紧张亦或会提升国家利用香港的融资平台。危机中对香港,是否有利亦有弊?

然而,近年香港经济不断收窄,除了金融丶地产丶专业和政府资助的职位外,零售丶旅游丶批发丶酒店丶交通运输丶物流丶制造丶服务等行业薪水长期偏低,都面临着巨大经营压力。中美磨擦,甚至脱鈎,会否进一步加深香港的危机和困难?

日期:2020年6月12日
时间:星期五 下午6时至8时30分
地点:香港大学 &直播
形式:直播公开
现场(50人)请现场参与者填妥表格,并须於讲座当天於登记处核对资料,方可入座。

讲者:
雷鼎鸣教授
张家敏先生
陈文鸿教授
邓希炜教授
罗尚沛先生

主办机构:
香港大学职员协会
香港集思会
大学国事青年会

回应选举管理委员会 2020 年《立法会选举活动建议指引》 意见书

Posted in news on 三月 31st, 2020

香港集思会於去年2019年12月进行了对2019年区议会选举的意见收集,并收集了264份意见,其中包括有关选举程序及安排的开放自由填写意见。香港集思会认为意见具有参考价值,估整合後提交与选举管理委员会,作为回应选举管理委员会 2020 年《立法会选举活动建议指引》 意见书。

意见书全文

(2020年3月31日)

选举管理委员会於2020年4月24日给予书面回覆

一封致广播处长的信件:关於停课而应采取的积极措施

Posted in news on 二月 17th, 2020

因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发展,全港学校停课,香港集思会认为除了关心同学们学业上的安排,他们的身心健康亦值得留意及给予指引。故我们向一批家长的采集及整理了一些意见,期望香港电台可以采取积极措施,调整播放对学生有益身心的电视节目,让小朋友在此疫情期间得到适当的照顾。

致广播处梁家荣处长信件

(2020年2月17日)

一封致教育局局长的信件:关於停课而应采取的积极措施

Posted in news on 二月 7th, 2020

因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发展,全港学校停课,香港集思会认为除了关心同学们学业上的安排,他们的身心健康亦值得留意及给予指引。故我们向一批家长的采集及整理了一些意见,期望教育局可以采取积极措施,让小朋友在此疫情期间得到适当的照顾。

致教育局杨润雄局长信件

(2020年2月7日)

香港集思会发表《香港与内地跨境婚姻第二次探讨报告》

Posted in news on 九月 26th, 2017

香港教育医疗仍占优 过半家庭考虑长远定居「大湾区」
跨境婚姻促进两地了解  纾缓香港人力资源不足 

《新闻稿》

(2017年9月26日)
香港集思会发表一份题为《香港与内地跨境婚姻第二次探讨》的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在过去二十年,两地跨境结婚的夫妇人数接近一百万,累积结婚宗数逾48万宗,相等于现时香港家庭住户比例约两成,而每年新增的跨境婚姻数目超过2万,占全港结婚总数四成或以上。这批跨境夫妇及其所生育的下一代,成为了香港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当中的重要持分者。
研究亦发现,近年两地婚姻呈现四大趋势:「港女」嫁「内地男」数目大增、双方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夫妻年龄差距缩小、内地配偶在港就业人数增加。
研究针对中产及较高学历的两地跨境婚姻夫妇,除桌面研究外,以问卷调查访问了804名跨境结婚的人士,并与另外33名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

香港教育医疗占优 移居「大湾区」具吸引力
过往香港人与内地人结婚,几乎一面倒会申请内地配偶来港团聚,但随着两地经济差距缩小,加上香港居住环境比内地挤逼,内地配偶已未必喜欢移居香港,而居住环境亦成为近年跨境婚姻的最大挑战。随着过关口岸不断增加、两地往来交通日益便利,不少受访者开始考虑移居生活成本较便宜、空间较大的内地城市,当中有「出嫁从夫」思想的香港新娘尤为有此倾向。有超过一半(55%)受访者便表示,乐意考虑在「大湾区」(即包括香港和位于广东、深圳等邻近城市)长远定居。
与此同时,逾六成受访者认为香港的教育制度、医疗服务比内地优胜。受访者一致赞赏本港的教育质素佳、教学方式灵活、英语水平高,而且信息发达,有利子女的学习和竞争力;另外医疗设施良好、技术先进,医护人员专业可靠,相信这两方面内地暂时难以追上,加上香港治安良好、城市规划完善,令不少人(特别是有子女者)仍倾向以香港为目前的落脚地。
对于两地的宏观前景,受访者明显对内地发展较为看好,七成表示对内地的前景「有信心/非常有信心」,对香港前景「有信心/非常有信心」的则有五成。虽然大部分受访者仍认为现时香港的工作/事业发展机会比内地好,但在投资机会方面,两地已相距不远。
事实上,不少跨境夫妇的地域流动性强,未必长期留在同一个地方,例如很多内地妇女取得香港身分证后,就会搬回内地居住,亦有居于内地的家庭,会在子女出生后回流香港,让子女在香港接受教育,部分则长期过着「两边走」的生活。以他们的生活模式、个人及家庭规划来说,两地的界线已渐变模糊。

主张循序渐进改革 融合是香港的出路
提及对香港及内地政治环境的看法,高达七至八成的受访者均认为「香港的核心价值(廉洁、自由、公义、法治)必须维护」、「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国家安全和主权一定要维护」。超过八成受访者认同「香港要保持『一国两制』」,但同时有逾四成人认为「一国两制」已被削弱。
另外有逾八成受访者认为「现时出面争取权益的各种团体阻碍政府运作」,近七成认同「政治改革要循序渐进」。受访者又指出,新一代的内地人可从社交平台、朋友通讯间取得多方面信息,不少亦曾接受西方教育,视野较上一代广阔,思想也较开明,但他们一般主张温和渐进、兼顾社会和谐的政治改革,绝不认同暴力激烈的抗争行为。至于他们的政治参与程度,在有资格成为香港选民的受访者中,53%表示已登记成为选民,当中61%曾经投票。
有逾六成受访者认同「香港的发展需要依靠中央支持」,近七成受访者支持加强两地经济融合,而支持两地文化融合的有近六成。不少受访者指香港经济体系小、市场需求有限,而且产业过于单一,没有任何增长点,与内地融合可说是「唯一出路」。

跨境婚姻促进了解 消除对异地的成见
对于化解近年的两地矛盾,43%受访者仍抱乐观态度,超过七成受访者认同「跨境婚姻对两地融合有正面的影响」。先是夫妻两人彼此感染,研究问及婚前和现在对异地各方面的适应程度,包括语言、社交礼仪、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人际关系、政治体制及价值观,受访者在所有范畴的适应/接受度均有所提升;近七成认为自己/配偶融入异地社会。
此外,当夫妇俩与身边的亲友接触、沟通,分享个人经历,亦有助消除其他人对异地的误解。有受访港人就自称是「亲善大使」,不时积极向配偶及其他内地人宣扬香港的优点,同时跟香港亲友分享内地的最新情况,澄清某些刻板印象和错误观念。他们相信此力量可潜移默化、积少成多,有助促进两地的互相了解、包容,及各方面的融合。

来港留港渠道增加 提供宝贵人力资源
事实上,现时内地配偶不一定要依靠「单程证」来港,或只从事前线工作,不少人在婚前已担任专业界别或行政管理层职位,有的则在香港读书,可透过多项入境计划如「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在港居留发展。他们在经济及社会上的参与,加上所生育的下一代,一方面可填补香港人力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亦可纾缓本地人口老化带来的压力。

结语及反思
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说:「过往港人对跨境婚姻有很多负面印象,对有关数字及趋势也不甚清楚。希望这研究能为各界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协助大家了解两地婚姻的最新情况,特别是社会结构的变化。」
她又表示:「两地的跨境婚姻是自然衍生的现象,因两地人士情投意合而产生,是香港年青人的自由选择。期望港人能加以尊重及包容,不再标签及歧视新来港人士,并以客观、正面的态度看待两地关系及未来的共同发展。」
最后,随着愈来愈多跨境家庭考虑移居内地,或长期在香港、内地「两边走」,研究建议政府要将「家庭团聚」生活圈的定义扩大,加强了解居于内地港人的处境,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信息及支持。


研究背景及方法
香港集思会曾于2013年以相对中产、高学历的跨境婚姻人士为研究对象,作出初步探讨。事隔四年,两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及政治气氛出现明显变化,香港集思会逐作出第二次研究,希望在最新格局下,掌握这批跨境结婚人士的特征、处境及挑战,从他们的角度分析两地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的矛盾与融合。
本研究透过桌面研究、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滚雪球抽样方法,以面访的形式成功访问了804名符合以下条件的两地跨境结婚人士:于2003年或以后结婚;家庭每月收入为2.5万港元/人民币或以上;或夫妻中一方或双方达大专或以上教育程度。
本研究亦邀请了33名相关人士进行深入访谈,包括26名符合上述条件的两地跨境结婚人士,以及两地婚姻/恋爱配对顾问、婚礼管理协会代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预留学额予跨境学童的小学校长,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界代表。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http://www.ideascentre.hk。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机构,由一群热爱香港人士于2008年12月创立,专门发掘、搜集和研究对香港经济及社会发展富建设性和具创意的建议,给政府、有关人士和公众参考。
透过集思广益,香港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一、增加香港的竞争能力;二、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项目成员:
黎黄霭玲 香港集思会行政总裁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研究顾问
余婉华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2114 1488 / 9322 4639

集思会发表《香港遗体器官捐赠初探》研究报告

Posted in news on 十二月 11th, 2015

香港集思会发表器官捐赠研究报告

港人对「选择退出制」及「家人有最终决定权」呈两极意见
集思会提出一系列建议,致力改善捐赠情况

《新闻稿》

(2015 年 12 月 11 日)

近期发生多宗病人等不及器官移植而离世的个案,令大众关注。截至 2015 年 6 月底,本港有逾 2,400 人正等候器官移植,然而,每年仅得约 50 宗成功捐赠的 个案。

根据国际器官捐赠与移植登记组织(International Registry on Organ Don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IRODaT)的数字,2014 年本港每一百万人中,仅有 5.4 人于死后 成功捐赠器官。此人数不但远远落后于很多欧美国家,只及西班牙的七分一、美 国的五分一、英国的四分一,和澳洲的三分一,亦较同属亚洲地区的南韩为低, 还连续两年下跌。

现时约有 17 万 9 千港人已于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登记;但要在死后成功捐出 器官,捐赠者需要符合脑干死亡、心脏仍然跳动,且没有严重创伤、癌症及传染 病的条件。此外,香港人平均寿命很长,市民离世时体内的器官或因年龄关系, 已无法用作移植。即使死者捐出的器官非常健康,仍需要考虑血型、身型、遗传 因子、病人身体状况等因素。更重要的是,需得到捐赠者家属同意。

香港集思会顾问、前香港人体器官移植委员会副主席汪国成教授便强调:「社会 需要大量的捐赠志愿者,才能增加日后成功配对及移植的机会。」

对「选择退出制」意见两极,不宜贸然更改制度

早前有人建议,为求提升捐赠率,可仿效部分西方国家,将现时市民主动登记的 「选择加入制」(Opt-in),改为预设全民捐赠、但容许日后退出的「选择退出制」 (Opt-out)。

集思会于 2015 年 10 月以电话访问了 1,500 名 15 岁及以上的市民,并与多位持 分者作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受访者对「选择退出制」的意见颇为两极,「赞成 /非常赞成」的约为 43%,「不赞成/非常不赞成」的则为 34%。

支持者的主要理据是「可以有效增加捐赠人数」(55%)、「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 人」(40%),以及「有权改变决定就没有问题」(20%)。反对者的理由则包括「不 应该假设市民愿意捐赠器官」(46%)、「感觉上是强制捐赠」(36%)、「对不理解 制度的人不公平」(19%),以及「未必懂得处理退出手续」(12%)。

由于社会对「选择退出制」未有共识,该研究认为不宜贸然更改制度,以免制造 矛盾,适得其反。

「选择退出制」需其他配套及社会条件配合

集思会是项研究涵括了不少海外案例,综观国际经验,「选择退出制」还需其他 条件配合,例如有效管理器官捐赠的架构及机制、足够的医疗设施及人手、成熟 的器官捐赠文化等,政府及医疗机构亦要得到市民信任。若未有所需配套及环 境,可能会像新加坡一样,实施「选择退出制」后捐赠率仍毫无起色;甚至重蹈 巴西在 1997 年的覆辙,大量市民一起退出机制,令制度在第二年便遭废止。

对「家属决定权」未有共识

目前香港捐赠制度另一具争议性之处,是不管死者生前的意愿如何,直系亲属拥 有捐赠的最终决定权。据医院管理局的统计,平均有四至五成家属会拒绝捐出死 者的器官。

集思会的调查发现,有 38%受访者赞成保留家属的最终决定权,不赞成的则有 36%,两者比例相若。其中 60 岁以上的长者倾向两极化,赞成及反对的比率同 样超过四成;年纪较轻的受访者,对这个决定权相对没有太大意见,以 15-19 岁 为例,表示「没所谓」的比率高达 55%。

认为 18 岁可为自己作出捐赠决定

此外,最多受访者认同一个人 18 岁时,便有独立能力决定死后是否捐出自己的 器官,其次为 21 岁。当中年纪愈轻的受访者,愈倾向认为 18 岁已可作出这项重要决定。

普遍认同捐赠意义,参与计划者却属少数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逾八成受访者认为死后捐出器官有意义/极有意义,但当被 问到是否愿意在死后捐出个人器官时,很多人却有保留,约有 43%受访者表示愿 意,18%不愿意,「未决定」的近四成;政府应以这批「游离分子」为主要的推 广目标。

调查又发现,在表示愿意捐赠器官的受访者中,尚未登记的高达 74%;而在未有 登记的受访者中,近八成表示不知道在哪里进行登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香港对 遗体器官捐赠的宣传、提供的信息并不足够/非常不足够。

传统观念要「留全尸」,部分人不清楚家人意愿

不愿意参与捐赠计划的受访者的主要顾虑是「觉得死后要保留全尸」(32%)、「害 怕/有恐惧感」(30%)及「自己年纪大,没有合适器官可以捐赠」(25%)。不赞 成家人死后捐出器官的受访者,意见大致相同。

若家人要在死后捐出器官,超过四成受访者表示赞成,13%不赞成,觉得「没所 谓」和「不肯定/不知道」的各占两成多。事实上,当被问及有没有家人已登记 成为器官捐赠者时,近两成人回答「不知道」。

现行机制未尽完善,容易错过潜在捐赠者

综合各受访者的意见,目前器官捐赠登记的程序及系统设计落后,对市民来说并 不方便,亟待改善;而公立医院因资源和设施不足,特别是深切治疗部的病床短 缺,医护人员(如器官移植联络主任、深切治疗部员工)的工作过于繁重,又没 有专责部门统筹和管理相关事宜,容易错过潜在的捐赠者,流失部分有用的器官。

政策建议:

增加参与计划的有效渠道,鼓励市民积极登记

鉴于大部分受访者(包括年青人)认为一个人到达 18 岁便有独立能力为自己作 出捐赠决定,研究建议政府在市民领取成人身分证时,提供有关器官捐赠的信息 及表格,表格提供「参加」、「不参加」及「未决定」三个自由选项,规定所有申 请者必须填写递交;有关措施亦可于市民申请永久性居民身分证时实施。

「此举一方面可增加参与计划的有效渠道,另一方面可提供合适机会,让申请人 思考自己的公民责任,意义重大。」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说。

改善登记系统,提升计划形象,加强教育宣传

为了吸纳更多市民参与捐赠计划,研究建议改善现有的登记系统,与医疗病历互 通;鼓励市民尽早向亲友表明意愿;提升捐赠计划形象,善用纪念花园向捐赠者 表达敬意;为捐赠者设立特别撒灰区,加强对死者家属的支持;深入小区解答公 众疑难,凝聚不同界别支持;善用中学的通识教育平台,推动生命及死亡教育。

重整器官捐赠的行政架构,增加资源及培训,作出长远规划

研究亦建议政府重整器官捐赠的行政架构,改善相关配套及设施,包括:于医院 管理局设立专责部门,统筹器官捐赠工作;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尽早发掘潜在 捐赠者;于深切治疗部增设器官捐赠者病床,为临终病人提供适切照顾,维持他 们体内各器官的良好状态;定期发布器官捐赠及移植的数据,让公众掌握器官捐 赠的现况及变化;订立长远目标及计划,整合及协调各界资源。

研究又建议政府作出长远检讨,当上述政策未见成效,可考虑其他方案的可行 性,包括取消直系亲属的否决权、实行「选择退出制」等。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研究方法

香港集思会委托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以随机抽样电话访问形式,于 2015 年 10 月访问了 1,500 名 15 岁及以上的香港市民,了解他们对器官捐赠的态度及相关 问题的看法;并与多位医护界人士、学者、病人组织代表、捐赠者家属等持分者 作深入访谈;同时参考世界各地的器官捐赠政策和经验。研究报告题为《香港遗 体器官捐赠初探》,于 2015 年 12 月 11 日发表。

研究团队

汪国成教授 香港集思会顾问、前香港人体器官移植委员会副主席

黎黄霭玲女士 香港集思会总裁、前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及总经济师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曾任职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研究 主任

余婉华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曾任职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 的民间智库,由一群热爱香港人士于 2008 年创立,专门发掘、搜集和研究对香 港经济及社会发展富建设性和具创意的建议,给政府、有关人士和公众参考。

透过集思广益,香港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一、增加香港的竞争能力; 二、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 2114 1488/9322 4639

集思会发表《优质幼儿教育》研究报告

Posted in news on 七月 28th, 2015

香港集思会发表研究报告

香港须加快提升幼儿教育的质素

《新闻稿》

(2015年7月28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了《优质幼儿教育》研究,通过深入访谈、聚焦小组讨论了解不同持份者对优质幼儿教育的意见和愿景。在参考外国先进地区的发展后,我们发现香港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和资源投放存在很大改善空间,而免费幼稚园教育不应是幼儿教育讨论的终点!

教师学历和薪酬偏低:香港幼稚园教师持有学位的比率只有30%,低于小学和中学教师;也低于其他先进国家如芬兰。薪酬方面,在2007年幼稚园引入学劵制后,政府取消「建议薪级表」,教师的薪酬变成完全由市场决定,处于偏低水平。

活动空间狭窄,欠缺有效规划:教育局的《学前机构办学手册》规定每名儿童的最低人均室内面积为1.8平方米。但由于香港缺乏土地,不少幼稚园未能符合上述要求,甚至没有固定课室,要「朝行晚拆」。反观另一个大城市上海,除了重视幼儿的室内活动空间(人均3平方米),对户外场地也有详细的规定。而韩国首尔的多功能幼儿资源中心,集幼儿教育、教师发展、教育研究和家长教育于一身,值得缺乏空间的香港借镜。

课程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可分为学术型和全面型,前者以教师主导及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后者则以幼儿为中心,视幼儿为权利的主体,和称职主动的学习者。本地大部分幼稚园仍采用老师为主导的学术型教学模式,而且课程太紧密,功课量多,缺乏与学生沟通的时间,难以发展他们的社交技巧及品德教育。

与小学衔接为幼儿带来压力:直资和私立小学的出现为家长在小一派位以外提供另类选择,但也成为幼儿压力的来源。本港大部分小学都倾向强调学科知识的灌输、大量的功课和应试操练,这无可避免会对幼稚园产生「倒流效应」:给予家长和幼稚园教师巨大的压力去「装备」幼儿去与小学环境「衔接」。

集思会发表《优质幼儿教育》研究报告
家长要「赢在起跑线」导致子女焦虑: 为了让子女能入读心仪的学校,家长会用尽办法提升他们的竞争力。本港有一成六幼儿的焦虑程度高于正常水平,比海外同龄儿童为高。另外,公立医院精神料医生表示焦虑和抑郁症呈幼龄化趋势。

兴趣班迎合家长心态: 香港家长送孩子到校外的兴趣班非常普遍。兴趣班可分为学术型、兴趣型及应试型,其特点包括 (1)强调小班教学、因材施教;(2)迎合家长心态;及(3)证书和比赛导向。兴趣班发展迅速,种类繁多;由于香港租金昂贵,有报导指有兴趣班在工厂大厦开设,情况令人担忧。

对提升优质幼儿教育的建议

建议一:加强教育局对幼稚园的校本支援

据报导,政府最快可于2017/18学年落实免费幼稚园教育报告内的建议。教育局应增添人手,尽快落实免费幼稚园教育的细节。如何照顾非华语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童的学习差异,是讨论本地优质幼儿教育不能忽视的议题。教育局有必要加强老师在照顾非华语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童的培训,为各幼稚园提供更适切的协助。

建议二:提升活动空间

本研究欢迎委员会报告内提出增加每名学生可占室内空间20%的建议。作为过渡性措施,本研究建议教育局在港岛、九龙及新界各区寻找空置校舍作试点,设立类似韩国首尔的区域幼儿教育资源中心,不但可以增加幼童的活动空间及生活经验,还可以达致家长教育及幼师交流之效,对长远的幼儿教育发展有益处。

此外,政府可在日后私人发展项目土地契约条款列明增设幼儿活动中心的规定,并优先在收入偏低的地区试行,以增加基层幼童的活动设施。设施可考虑交由非牟利组织营运,免费提供给区内家庭使用。
建议三:提升师资培训与社会地位

政府有必要增加幼儿教育学士学位课程的学额,以及增加对幼儿教育研究的拨款,鼓励更多追踪研究,以评估幼儿教育的成果。薪酬方面,为提高教师士气及工作稳定性,建议当局采取实报实销形式,让幼稚园有足够拨款在建议薪酬范围内给予教师加薪,并仿效中小学现行做法,在教师的薪酬幅度当中设立学位薪级点。

建议四:加强监管兴趣班

兴趣班发展迅速,但现时政府没有专门的法例去规管。而如果并非开办「教育课程」,则完全不受《教育条例》中的安全和消防规定监管。近日有报导指有兴趣班设于工厂大厦之内,有很大安全风险。因此,本研究建议,把注册学校中的消防处和屋宇署的安全要求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以18岁或以下人士为对象的兴趣班。

针对已注册为学校的兴趣班,教育局应该加强巡查,要求机构定期更新办学的资料,并确保课程内容、时间表、师资等符合申请注册时的要求。

建议五:家长教育与幼小衔接

报考直资小学和私立小学是家长催谷幼儿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教育局对两类小学约见申请者提供指引,但很多学校没有跟从。建议教育局应严格规定直资小学和私立小学的面试须按照有关指引进行,并禁止学校接受申请人提交简历档案夹(portfolio)。此外,教育局应加强家长教育,通过幼稚园、小学、非政府组织、传媒等渠道,传递正确的幼儿教育和亲子关系观念。
建议六:设立委员会全面研究幼儿成长

本研究认为,免费幼稚园教育的实施不应该是幼儿教育讨论的终点。幼儿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包括健康、学习、情感等等,不应该限于3-6岁的幼稚园教育,更不应该限于解决免费问题。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奖人赫克曼教授指出,0-5岁是人类脑部发展最快速的时期。但香港没有一套整全的、针对0至3岁幼儿的政策。本研究建议政府成立一个跨部门的委员会,订立具有清晰的愿景、方向、具体策略及措施的涵盖0-6岁的幼儿政策。基层或低收入家庭在幼儿培育的投入方面与中产家庭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对基层家庭的支援,也应该是委员会其中一个研究重点。

对于正在进行咨询的免费幼稚园教育报告书,除了在上述建议中已作出回应外,我们认为,全日制幼稚园有利于释放中产和基层妇女的生产力,是提升优质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必要对全日制幼稚园的价值及支援模式重新研究。

香港集思会理事杨佰成指出,幼儿教育是优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终身学习长跑」的「热身区」,投放更多资源是提升整体社会人口质素的高回报投资。政府落实上述建议所需公帑不多,却有助提高教师士气、减轻年青中产家长的忧虑、及缩窄低下阶层与中上层幼儿教育的差距。他期望特区政府就上述建议作出迅速回应。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机构,由一群热爱香港人士于2008年12月创立,专门发掘、搜集和研究对香港经济及社会发展富建设性和具创意的建议,给政府、有关人士和公众参考。
透过集思广益,香港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一、增加香港的竞争能力;二、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研究团队简介
项目督导: 杨佰成 香港集思会理事、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教育基金创会会长、香港大学荣誉院士、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附属学院咨询议会成员。曾任香港大学校董及管理委员会委员。
项目成员: 何建宗 香港集思会总研究主任,曾任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政治助理。
项目成员: 张羽廷 香港集思会研究主任,曾任职于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2114 1488 / 9322 4639

集思会发表调查报告剖析年青人的处境和诉求

Posted in news on 四月 13th, 2015

香港集思会发表调查报告剖析年青人的处境和诉求

《新闻稿》

(2015年4月13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了一项题为《香港年青人的处境和诉求》的研究,访问了1,505名15至39岁的年青人,并邀请了115名相关人士参加聚焦小组和深入访谈,藉此了解不同年龄组别、人生阶段和经济背景的年青人的情况。

不只满足于个人需要,也要求社会进步

研究发现近半(48.3%)受访年青人对个人现况感到「满意/非常满意」,约四成认为「一般」,「不满/非常不满」的占一成(9.8%)。对于15-19岁青年,「学业成绩欠理想/担心升学」是他们对现况最为不满的事。而20-39岁年青人的个人不满,主要是「工作收入不理想」,「自己/屋企经济状况欠佳」及「楼价租金太高/居住环境欠佳」。

与此同时,对香港社会状况表示不满的受访者占三成(29.8%),远高于对个人现况不满的9.8%,反映年青人不只满足于个人的发展需要,也热切要求社会进步。受访者当中以20-24岁的组别对社会最为不满,达42.7%。

房屋是头等大事
整体而言,受访青年最关注的社会议题,首三项都是关乎住屋,包括「压抑租金/楼价」(38.7%)、「多建公屋/居屋」(28.0%)和「提高整体房屋供应」(26.1%),其次是「物价/交通费太贵」(24.8%)。
对大部分受访者来说,置业是安全感的来源。当楼价不断上升,但薪金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的时候,置业越来越遥不可及,令他们对前途感到茫然。
然而,不少年青人仍以置业为目标,尤其是有刚性需求的拟结婚人士。研究发现,「婚后分居」的个案正陆续出现。有新婚夫妇在婚后回到各自父母家里居住,到周末才相聚,目的是避免负担昂贵租金,尽快储够首期买楼。
此外,在低收入青年当中,居住劏房但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也日趋普遍。在租金上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很多年青人不断被迫迁,但劏房「越劏越细 越住越贵」,严重影响年青人的生活质素和人生规划。

期望调整「自由行」政策
除房屋及物价/交通费外,「减少自由行数目」是受访者最关注的社会议题,占受访人数的23.4%。被访者普遍认为「自由行」旅客和水货客对民生有很大影响,包括导致交通和市面挤迫、店铺单一化、物价上升等,期望调整有关政策。从事与「自由行」/水货客相关行业的年青受访者,对收紧政策的建议普遍处之泰然,个别被访者的应变方法是转工。
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说:「当香港年青人的居住环境极其恶劣,无法改善,外出又要面对越来越挤迫、越来越面目全非的环境时,产生压迫感和不满情绪,可以理解。」她又表示:「香港应制定一套长远的旅游业发展策略,除经济利益外,为求社会稳定,两地和谐,更须考虑香港的承载力,和本地的民生及民心问题。」
新高中学制和副学士制度带来问题
研究又发现,在新高中学制下,文凭试犹如「一试定生死」,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压力,还间接加强了学生的挫败感。「三三四」学制令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要在学校留足六年」,加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限制了他们在适当时候寻找其他出路的机会。有同学因为适应不了新学制,出现情绪问题。
此外,受访者普遍对副学士制度评价负面。批评包括:副学士能衔接大学的成功率偏低;学费昂贵,不少同学欠下数以十万元的学债;及副学士在职场的认受性受到雇主质疑,部分人收入更低于「文凭和证书」毕业生。因此,副学士容易对社会产生怨气。
倾向以理性积极态度解决问题

虽然年青人有很多不满,就解决个人和社会的问题,他们的态度基本上是理性积极的,大部份受访者表示会努力读书或工作。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方面,他们还表示会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参选及参政、贡献社会。他们希望政府聆听他们的意见,政府的各种咨询途径,包括邀请年青人参加咨询组织、定期会面、搜集网上意见或定期进行民调,都有约半数的被访者觉得有用。

热切追求核心价值,为公义接受抗争行为

研究显示香港年青人最重视的核心价值,依次是廉洁、自由、公义和法治。值得留意的是,在追求核心价值的过程中,不少年青人对抗争表示接受。有接近四成(38.3%)受访年青人认为,以公民抗命方式争取公义,并无不妥。20-24岁群组的年青人对这句说话的认同度更高达47.1%。同时,当被问及「如再有类似占领行动,他们会否参与其中」时,约四分一被访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接受两地经济融合多于文化融合,认同香港对维护国家安全主权的责任
受访年青人对国家近年发展的评价大致是「有进有退」。除了认为经济发展有进步外,他们对中国的政治、民生和教育的评价都一般。
他们支持加强两地经济上融合的比例较反对的多,但对于文化上的融合则较为抗拒,觉得内地人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与香港差距很大。
有关香港对维护国家安全、主权的责任,受访者认同的占35.5%,比不认同的多,持中立态度的,大约四成左右。
建议

本研究认为房屋和「自由行」/水货客问题极为重要,必须正视。但由于这两项问题属全港性,非年青人独有,同时鉴于相关政府已承诺积极处理,本研究提出的具体建议,主要针对年青人的独有问题。建议包括:改善副学士相关政策、加强中学生生涯规划、改善营商环境、优化与内地交流方式和提高青年参与政府咨询委员会的比例。相信这些措施长远而言有助改善香港年青人的处境,回应他们的诉求,减少他们的怨气,令他们更积极正面地为自己和香港的前途努力。
跟进
香港集思会总研究主任何建宗强调,年青人所面对的问题相当复杂,他们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有各自的想法。这当中既反映世代价值观的转变,也与他们身处的人生阶段有关。社会各界应该继续与年青人沟通,聆听他们的诉求。
香港集思会再次呼吁政府及各有关团体,定期就不同范畴及角度,进行深入研究,集思广益,为青年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客观、准确、详尽的参考资料。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香港历史建筑保育的前路研究

Posted in news on 十一月 3rd, 2014

香港集思会报告指要检讨历史建筑评级机制

重整文物保育架构 加强保育私人历史建筑  

 

《新闻稿》

 

(2014年11月3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题为《香港历史建筑保育的前路》的研究报告,响应古物咨询委员会(古咨会)于6月发表的《瞻前顾旧历史建筑保育政策咨询档》所提出的问题,建议尽快加强香港历史建筑的保育,制定清晰的政策及有效的行政措施,以保存香港文化及历史中宝贵的跨代资产。

主持该项研究的香港集思会顾问刘励超(地政总署前署长)指出:「香港地价高昂,政府要补偿业主因保存历史建筑而丧失的发展权益所费不菲,而维修及活化历史建筑亦需动用巨额的公共资源,难免会引起社会各界争议」。

刘励超认为政府回避作出会引起争议的政策决定,并非是一项明智的选择。他说:「我们可以清楚预见,假若维持现状,更多类似何东花园的个案将会陆续出现,继续引起各方争议,令保育历史建筑的工作寸步难行。」

本研究现提出以下五大方向共二十项建议:

策略建议一:改善历史建筑评级机制

鉴于文物保育需要庞大公共资源,而目前的法定古迹及评级建筑数目过千,有关评级标准宜紧不宜松,政府应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放于限量的评级建筑,并加快评级效率。当局亦须检讨评审过程,制定具透明度及公信力的机制,并增加古咨会成员在评审过程的主动性。

古物古迹办事处(古迹办)需制定一套标准指引,清楚阐明每一级别的历史建筑有何工程可以或不可以进行;同时将历史建筑物的评级与可获发的维修资助金额挂勾,鼓励获较高评级历史建筑的业主进行维修保育。

策略建议二:优化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为减低参与「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机构的经济负荷,吸引更多机构参与有关计划,政府应另订针对活化建筑的监管条例,或真正落实「特事特办」的方式,在确保建筑物符合安全标准的前提下,适度放宽活化重建工程的建筑标准,增加翻新及改建工程的灵活性。

政府亦可设立一个平台,邀请商界团体及承办活化项目的非牟利机构自由配对,让商界人士分享营商经验和提供意见;及每年或每两年举行研讨会或工作坊,让承办机构分享交流,与当局探讨如何优化活化历史建筑计划,协助该等机构提升营运能力。

策略建议三:落实「点、线、面」的保育概念

香港可效法澳门、新加坡等地区,设立符合特定条件的「保护区」;并赋予「保护区」法定地位,纳入所在分区的计划大纲图,受《城市规划条例》保障及规管。

政府亦需为「保护区」订立发展限制,例如建筑物不能超过某高度、必须用于指定类别的用途(或不得用作某种用途)等,但在执行上保留一定弹性,尽量减低对物业持有人的负面经济影响。

策略建议四:推动私人历史建筑的保育

为避免甘棠第及景贤里等个案历史重演,发展局应重新指示相关部门,在知悉业权为私人拥有的古迹及历史建筑物的任何拆卸或改动计划时,从速通知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文保办)及古迹办,让两个办事处及时采取应对行动。

政府应建立一套提供诱因的常设机制,订立具体、透明、得到社会认同的参考标准,例如根据建筑物的历史评级、建筑物被活化后对公众的开放程度等因素,有系统地制定各种鼓励私人历史建筑进行保育的非现金补偿方式,减低社会争议,并为与私人业主协商提供基础。

当未能透过经济或规划诱因与法定古迹的私人业主达成保育协议时,政府可利用《土地收回条例》作为最后手段,以「公共用途」为由收回达法定古迹级别的历史建筑,并按照法例作出赔偿,保障私人业主应得的权益。政府在收购及征收有关历史建筑时,应严加挑选,以确保公帑用得其所。


策略建议五:重整文物保育架构

现时政府有发展局、民政事务局、民政事务总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建筑署、屋宇署、古迹办、文保办、古咨会、活化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及城市规划委员会参与制定文物保育政策和提供支持,政府须检讨、协调,以及整合相关政策局、部门及文物信托的角色、职权及职责,避免浪费资源,增加文物保育工作的效率。

与其另设新的文物信托基金,更有效的方法是加强现设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的角色,包括强化部分被忽略的职能(如资助私人已评级历史建筑的维修及活动),或加入新的工作(如收购私人已评级历史建筑,接收、保育及活化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信托亦可考虑让私人历史建筑业权人选择资助形式,进行保育及活化,一为定期或定额资助,二为设有金额上限的配对资助,以鼓励后者「多劳多得」。

为培养新一代对保育历史建筑及文物的意识,应借着政府准备检讨新高中通识课程,文物保育的内容加入通识程之中,并利用「其他学习经历」的课时,安排学生参观历史建筑。政府亦可善用各新媒体如社交媒体、流动台进行公众教育及宣传工作,加深一般市民对保育历史建筑问题的认识,推动社会各界一起参与保育活动。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年轻长者的就业、经济及生活状况调查

Posted in news on 五月 7th, 2014

香港集思会报告指「年轻长者」退休保障不足
需调低生活水平 期望能继续工作

《新闻稿》

(2014年5月7日)

香港集思会刚完成了一项题为《年轻长者的就业、经济及生活状况调查》的研究,访问了1,002名55至74岁的「年轻长者」,包括已退休、半退休及未退休人士;这个年龄群组,主要属战后婴儿潮世代,占香港人口总数的21%。

退休保障不足、强积金成众矢之的

研究发现不足一半受访者(45%)有参与或曾经参与各种的退休保障计划,而认为这些计划「有用/非常有用」的只得42%,其中强积金成为众矢之的。

此外,有超过一半受访者更表示,以自己目前的积蓄、资产、投资收益及退休保障,要应付退休后的生活「不是太足够」或「完全不足够」,觉得「足够/非常足够」的仅得2成半,余下23%的受访者也态度犹疑,只称「可能足够」。

依靠积蓄及子女养老

当被问及在退休金额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安度晚年,受访者除了倾向「靠自己」外,还需依靠下一代。分别有高达64%及63%的受访者预计,退休后要依靠「积蓄、资产及投资收入」及「子女/孙儿供养」来维持生计,打算依靠「退休金/退休保障计划」的不足3成。事实上,有43%受访者现时已定期接受子女的「家用」,可见不少人仍有供养父母的孝道思想,实践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

希望继续工作、支持弹性退休

研究亦发现,很多受访者有意重投劳动市场或继续就业。原则上,他们普遍欢迎将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或更后,赞成的有67%,反对的只得12%,当中较年轻及「未退休」被访者的支持比率高达8成,「已退休」及「半退休」的支持比率也超过6成。支持者的主要原因是「65岁的长者仍然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工作可以令长者继续有收入」、「减少家庭或子女经济负担」等。

不过,受访者同时期望退休制度能保持一定弹性,对于应否立法规管,受访者意见分歧。他们普遍赞成先由政府带头,调高公务员的退休年龄,相信对私人企业有指导性作用,藉此为长者提供一个选择,不用被硬性规定在60岁或更早离开职场。

至于理想的退休年龄,逾4成人认为要「视乎情况」、因人而异,他们希望可以在新的基础上,按个人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工作性质,自行与雇主协商最合适的时间。

此外,研究亦发现长者在就业市场的选择不多,大部分职位属前线基层岗位,中层职位不多,有时甚至受到年龄歧视。

降低生活水平、调节个人心态

面对生活压力,超过4成受访者表示,退休后生活水平要略为降低,另外15%更指生活水平要大幅下降。不过,他们普遍表现得随遇而安,认为最重要是调整个人心态及生活方式,并学习「知足常乐」。

自觉生活快乐、家庭社交关系理想

虽然现实未尽理想,逾6成受访者表示现在的生活「快乐/非常快乐」,觉得「不快乐/非常不快乐」的少于1成,基层受访者的快乐程度也比不快乐的高。

他们与配偶、子女、朋友的关系普遍良好,不少年轻长者利用社交媒体保持与亲友的沟通。有9%被访者表示「上纲/用计算机」是他们日常的主要活动,选择「看书/进修/学习」为主要活动的受访者占1成。

关注医疗健康、忧虑子女前途

当被问及最关心或忧虑的事情,最多人说是「个人健康」(56%)、「子女工作前途」(23%)、「生活水平太高/物价高涨」(23%)、「家人健康」(23%)、「个人经济」(21%)、「家庭经济」(21%),以及「房价/租金太贵」(13%)。

受访者普遍欣赏香港公共医疗服务的质素,但批评轮候时间太长。另外有不少人指政府资助安老院舍严重不足,私营安老院的环境及服务欠佳。

由于担心子女无法「上车」,有1成受访者曾资助子女买楼,中上阶层及上层受访者有此做法的比例,分别达23%及40%,基层的比例也有5%。

满意香港环境、不愿北上养老

近7成受访者认为香港是理想的退休地方,尽管政府近期鼓励长者北上养老,高达8成半受访者不愿移居内地,其中较年长人士对移居内地尤为抗拒。他们最担心「不习惯内地生活环境/文化」、「在内地无人照顾」,「内地医疗服务欠佳」、及「内地亲人/朋友不多,社交圈子窄」。

不过,受访者却普遍认为香港新一代的敬老意识愈趋薄弱,特别在公共交通工具让座方面,远不及内地青年。

就研究结果,香港集思会在四大方向作出建议:

(一)推广弹性退休、促进长者就业:推广渐进式、具弹性的退休制度,鼓励企业聘请合适的长者员工,并建立完善的长者人力数据库、提供职业配对服务,促进有能力的长者重返劳动市场,让他们继续贡献社会,将知识及经验传承、扶植后辈,同时赚取收入。

(二)改革强积金制度、进行全民理财教育:改革目前的强积金制度,包括进一步降低基金的收费,并研究如何逐步取消「抵销」机制;同时配合全民理财教育,让市民明白单靠强积金无法完全满足退休生活所需,及早作出全面的储蓄计划。

(三)改善医疗安老服务、增加医护人手:增加本地安老院舍的供应,不宜在欠缺配套下鼓励长者北上养老;适度输入护理业外劳,开放「青年安老服务启航」先导计划予其他年龄层的人士(包括年轻长者);进行长远的医护人力规划,培养足够的医护人员,并加强公私营医疗体系的合作,降低成本、缩短轮候时间。

(四)宣扬敬老文化,加强不同世代沟通:于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及小区活动中加强敬老、爱老、护老等元素,提倡子女实践「孝道」,重视跨代家庭承担,并为低收入护老者提供经济津贴、培训及支持,以鼓励居家安老;继续投放资源发展长者学苑,包括推动长者应用信息及通讯科技,促进与年轻一代的沟通。

是项研究的意义

香港集思会总裁黎黄霭玲表示:「过去数十年,这个年龄群组的人在不同岗位贡献社会,发挥『狮子山下』的拚搏精神,造就了香港经济起飞的黄金年代。时至今日,他们陆续踏入人生的下半场,如何继续利用他们的能力来建设社会、纾缓人力资源之不足;如何令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得以传承、扶植后辈;如何透过了解他们的特征和问题,为他们提供适切的长者服务,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注释:
研究于2013年1月至3月进行,方法主要分为问卷调查、聚焦小组及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及聚焦小组部分委托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进行。
问卷调查透过随机电话访问,成功访问了1,002名55至74岁的「年轻长者」;应邀出席聚焦小组讨论的「年轻长者」共42名;参与深入访谈的人士包括多位学者、社福界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士。
详细研究报告及建议请参阅香港集思会网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会简介
以「齐思考、创未来」为座右铭,香港集思会是一家独立、无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机构,由一群热爱香港人士于2008年12月创立,专门发掘、搜集和研究对香港经济及社会发展富建设性和具创意的建议,给政府、有关人士和公众参考。
透过集思广益,香港集思会的研究工作有三大范畴:一、增加香港的竞争能力;二、促进香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研究成员简介
黎黄霭玲女士 现任香港集思会总裁、前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及总经济师。除全球贸易推广外,曾掌管及从事研究工作逾30年。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曾任职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研究主任
余婉华女士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曾任职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传媒查询 Yvonne Kwok 电话:2114 1488 / 9322 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