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us your ideas
請提供意見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Deceased Organ Donation in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December 11th, 2015

香港集思會發表器官捐贈研究報告

港人對「選擇退出制」及「家人有最終决定權」呈兩極意見
集思會提出一系列建議,致力改善捐贈情況

《新聞稿》

(2015 年 12 月 11 日)

近期發生多宗病人等不及器官移植而離世的個案,令大眾關注。截至 2015 年 6 月底,本港有逾 2,400 人正等候器官移植,然而,每年僅得約 50 宗成功捐贈的 個案。

根據國際器官捐贈與移植登記組織(International Registry on Organ Don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IRODaT)的數字,2014 年本港每一百萬人中,僅有 5.4 人於死後 成功捐贈器官。此人數不但遠遠落後於很多歐美國家,只及西班牙的七分一、美 國的五分一、英國的四分一,和澳洲的三分一,亦較同屬亞洲地區的南韓為低, 還連續兩年下跌。

現時約有 17 萬 9 千港人已於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登記;但要在死後成功捐出 器官,捐贈者需要符合腦幹死亡、心臟仍然跳動,且沒有嚴重創傷、癌症及傳染 病的條件。此外,香港人平均壽命很長,市民離世時體內的器官或因年齡關係, 已無法用作移植。即使死者捐出的器官非常健康,仍需要考慮血型、身型、遺傳 因子、病人身體狀況等因素。更重要的是,需得到捐贈者家屬同意。

香港集思會顧問、前香港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副主席汪國成教授便強調:「社會 需要大量的捐贈志願者,才能增加日後成功配對及移植的機會。」

對「選擇退出制」意見兩極,不宜貿然更改制度

早前有人建議,為求提升捐贈率,可仿效部分西方國家,將現時市民主動登記的 「選擇加入制」(Opt-in),改為預設全民捐贈、但容許日後退出的「選擇退出制」 (Opt-out)。

集思會於 2015 年 10 月以電話訪問了 1,500 名 15 歲及以上的市民,並與多位持 分者作深入訪談。研究發現,受訪者對「選擇退出制」的意見頗為兩極,「贊成 /非常贊成」的約為 43%,「不贊成/非常不贊成」的則為 34%。

支持者的主要理據是「可以有效增加捐贈人數」(55%)、「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 人」(40%),以及「有權改變決定就沒有問題」(20%)。反對者的理由則包括「不 應該假設市民願意捐贈器官」(46%)、「感覺上是強制捐贈」(36%)、「對不理解 制度的人不公平」(19%),以及「未必懂得處理退出手續」(12%)。

由於社會對「選擇退出制」未有共識,該研究認為不宜貿然更改制度,以免製造 矛盾,適得其反。

「選擇退出制」需其他配套及社會條件配合

集思會是項研究涵括了不少海外案例,綜觀國際經驗,「選擇退出制」還需其他 條件配合,例如有效管理器官捐贈的架構及機制、足夠的醫療設施及人手、成熟 的器官捐贈文化等,政府及醫療機構亦要得到市民信任。若未有所需配套及環 境,可能會像新加坡一樣,實施「選擇退出制」後捐贈率仍毫無起色;甚至重蹈 巴西在 1997 年的覆轍,大量市民一起退出機制,令制度在第二年便遭廢止。

對「家屬決定權」未有共識

目前香港捐贈制度另一具爭議性之處,是不管死者生前的意願如何,直系親屬擁 有捐贈的最終决定權。據醫院管理局的統計,平均有四至五成家屬會拒絕捐出死 者的器官。

集思會的調查發現,有 38%受訪者贊成保留家屬的最終決定權,不贊成的則有 36%,兩者比例相若。其中 60 歲以上的長者傾向兩極化,贊成及反對的比率同 樣超過四成;年紀較輕的受訪者,對這個決定權相對沒有太大意見,以 15-19 歲 為例,表示「沒所謂」的比率高達 55%。

認為 18 歲可為自己作出捐贈決定

此外,最多受訪者認同一個人 18 歲時,便有獨立能力決定死後是否捐出自己的 器官,其次為 21 歲。當中年紀愈輕的受訪者,愈傾向認為 18 歲已可作出這項重要決定。

普遍認同捐贈意義,參與計劃者卻屬少數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逾八成受訪者認為死後捐出器官有意義/極有意義,但當被 問到是否願意在死後捐出個人器官時,很多人卻有保留,約有 43%受訪者表示願 意,18%不願意,「未決定」的近四成;政府應以這批「游離分子」為主要的推 廣目標。

調查又發現,在表示願意捐贈器官的受訪者中,尚未登記的高達 74%;而在未有 登記的受訪者中,近八成表示不知道在哪裡進行登記。大部分受訪者認為香港對 遺體器官捐贈的宣傳、提供的資訊並不足夠/非常不足夠。

傳統觀念要「留全屍」,部分人不清楚家人意願

不願意參與捐贈計劃的受訪者的主要顧慮是「覺得死後要保留全屍」(32%)、「害 怕/有恐懼感」(30%)及「自己年紀大,沒有合適器官可以捐贈」(25%)。不贊 成家人死後捐出器官的受訪者,意見大致相同。

若家人要在死後捐出器官,超過四成受訪者表示贊成,13%不贊成,覺得「沒所 謂」和「不肯定/不知道」的各佔兩成多。事實上,當被問及有沒有家人已登記 成為器官捐贈者時,近兩成人回答「不知道」。

現行機制未盡完善,容易錯過潛在捐贈者

綜合各受訪者的意見,目前器官捐贈登記的程序及系統設計落後,對市民來說並 不方便,亟待改善;而公立醫院因資源和設施不足,特別是深切治療部的病床短 缺,醫護人員(如器官移植聯絡主任、深切治療部員工)的工作過於繁重,又沒 有專責部門統籌和管理相關事宜,容易錯過潛在的捐贈者,流失部分有用的器官。

政策建議:

增加參與計劃的有效渠道,鼓勵市民積極登記

鑑於大部分受訪者(包括年青人)認為一個人到達 18 歲便有獨立能力為自己作 出捐贈决定,研究建議政府在市民領取成人身分證時,提供有關器官捐贈的資訊 及表格,表格提供「參加」、「不參加」及「未決定」三個自由選項,規定所有申 請者必須填寫遞交;有關措施亦可於市民申請永久性居民身分證時實施。

「此舉一方面可增加參與計劃的有效渠道,另一方面可提供合適機會,讓申請人 思考自己的公民責任,意義重大。」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黄靄玲說。

改善登記系統,提升計劃形象,加強教育宣傳

為了吸納更多市民參與捐贈計劃,研究建議改善現有的登記系統,與醫療病歷互 通;鼓勵市民盡早向親友表明意願;提升捐贈計劃形象,善用紀念花園向捐贈者 表達敬意;為捐贈者設立特別撒灰區,加強對死者家屬的支援;深入社區解答公 眾疑難,凝聚不同界別支持;善用中學的通識教育平台,推動生命及死亡教育。

重整器官捐贈的行政架構,增加資源及培訓,作出長遠規劃

研究亦建議政府重整器官捐贈的行政架構,改善相關配套及設施,包括:於醫院 管理局設立專責部門,統籌器官捐贈工作;為醫護人員提供培訓,盡早發掘潛在 捐贈者;於深切治療部增設器官捐贈者病床,為臨終病人提供適切照顧,維持他 們體內各器官的良好狀態;定期發布器官捐贈及移植的數據,讓公眾掌握器官捐 贈的現況及變化;訂立長遠目標及計劃,整合及協調各界資源。

研究又建議政府作出長遠檢討,當上述政策未見成效,可考慮其他方案的可行 性,包括取消直系親屬的否决權、實行「選擇退出制」等。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研究方法

香港集思會委託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形式,於 2015 年 10 月訪問了 1,500 名 15 歲及以上的香港市民,了解他們對器官捐贈的態度及相關 問題的看法;並與多位醫護界人士、學者、病人組織代表、捐贈者家屬等持分者 作深入訪談;同時參考世界各地的器官捐贈政策和經驗。研究報告題為《香港遺 體器官捐贈初探》,於 2015 年 12 月 11 日發表。

研究團隊

汪國成教授 香港集思會顧問、前香港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副主席

黎黃靄玲女士 香港集思會總裁、前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及總經濟師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研究 主任

余婉華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曾任職於香港特區政府统計處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 的民間智庫,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 2008 年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 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 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 2114 1488/9322 4639

Study on Qualit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July 28th, 2015

香港集思會發表研究報告

香港須加快提升幼兒教育的質素

《新聞稿》

(2015年7月28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優質幼兒教育》研究,通過深入訪談、聚焦小組討論了解不同持份者對優質幼兒教育的意見和願景。在參考外國先進地區的發展後,我們發現香港對幼兒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和資源投放存在很大改善空間,而免費幼稚園教育不應是幼兒教育討論的終點!

教師學歷和薪酬偏低:香港幼稚園教師持有學位的比率只有30%,低於小學和中學教師;也低於其他先進國家如芬蘭。薪酬方面,在2007年幼稚園引入學劵制後,政府取消「建議薪級表」,教師的薪酬變成完全由市場決定,處於偏低水平。

活動空間狹窄,欠缺有效規劃:教育局的《學前機構辦學手冊》規定每名兒童的最低人均室內面積為1.8平方米。但由於香港缺乏土地,不少幼稚園未能符合上述要求,甚至沒有固定課室,要「朝行晚拆」。反觀另一個大城市上海,除了重視幼兒的室內活動空間(人均3平方米),對戶外場地也有詳細的規定。而韓國首爾的多功能幼兒資源中心,集幼兒教育、教師發展、教育研究和家長教育於一身,值得缺乏空間的香港借鏡。

課程和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可分為學術型和全面型,前者以教師主導及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為主;後者則以幼兒為中心,視幼兒為權利的主體,和稱職主動的學習者。本地大部分幼稚園仍採用老師為主導的學術型教學模式,而且課程太緊密,功課量多,缺乏與學生溝通的時間,難以發展他們的社交技巧及品德教育。

與小學銜接為幼兒帶來壓力:直資和私立小學的出現為家長在小一派位以外提供另類選擇,但也成為幼兒壓力的來源。本港大部分小學都傾向強調學科知識的灌輸、大量的功課和應試操練,這無可避免會對幼稚園產生「倒流效應」:給予家長和幼稚園教師巨大的壓力去「裝備」幼兒去與小學環境「銜接」。

家長要「贏在起跑線」導致子女焦慮: 為了讓子女能入讀心儀的學校,家長會用盡辦法提升他們的競爭力。本港有一成六幼兒的焦慮程度高於正常水平,比海外同齡兒童為高。另外,公立醫院精神料醫生表示焦慮和抑鬱症呈幼齡化趨勢。

興趣班迎合家長心態: 香港家長送孩子到校外的興趣班非常普遍。興趣班可分為學術型、興趣型及應試型,其特點包括 (1)強調小班教學、因材施教;(2)迎合家長心態;及(3)證書和比賽導向。興趣班發展迅速,種類繁多;由於香港租金昂貴,有報導指有興趣班在工廠大廈開設,情況令人擔憂。

對提升優質幼兒教育的建議

建議一:加強教育局對幼稚園的校本支援

據報導,政府最快可於2017/18學年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報告內的建議。教育局應增添人手,盡快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的細節。如何照顧非華語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學習差異,是討論本地優質幼兒教育不能忽視的議題。教育局有必要加強老師在照顧非華語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培訓,為各幼稚園提供更適切的協助。

建議二:提升活動空間

本研究歡迎委員會報告內提出增加每名學生可佔室內空間20%的建議。作為過渡性措施,本研究建議教育局在港島、九龍及新界各區尋找空置校舍作試點,設立類似韓國首爾的區域幼兒教育資源中心,不但可以增加幼童的活動空間及生活經驗,還可以達致家長教育及幼師交流之效,對長遠的幼兒教育發展有益處。

此外,政府可在日後私人發展項目土地契約條款列明增設幼兒活動中心的規定,並優先在收入偏低的地區試行,以增加基層幼童的活動設施。設施可考慮交由非牟利組織營運,免費提供給區內家庭使用。
建議三:提升師資培訓與社會地位

政府有必要增加幼兒教育學士學位課程的學額,以及增加對幼兒教育研究的撥款,鼓勵更多追蹤研究,以評估幼兒教育的成果。薪酬方面,為提高教師士氣及工作穩定性,建議當局採取實報實銷形式,讓幼稚園有足夠撥款在建議薪酬範圍內給予教師加薪,並仿效中小學現行做法,在教師的薪酬幅度當中設立學位薪級點。

建議四:加強監管興趣班

興趣班發展迅速,但現時政府沒有專門的法例去規管。而如果並非開辦「教育課程」,則完全不受《教育條例》中的安全和消防規定監管。近日有報導指有興趣班設於工廠大廈之內,有很大安全風險。因此,本研究建議,把註冊學校中的消防處和屋宇署的安全要求適用範圍擴展到所有以18歲或以下人士為對象的興趣班。

針對已註冊為學校的興趣班,教育局應該加強巡查,要求機構定期更新辦學的資料,並確保課程內容、時間表、師資等符合申請註冊時的要求。

建議五:家長教育與幼小銜接

報考直資小學和私立小學是家長催谷幼兒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教育局對兩類小學約見申請者提供指引,但很多學校沒有跟從。建議教育局應嚴格規定直資小學和私立小學的面試須按照有關指引進行,並禁止學校接受申請人提交簡歷檔案夾(portfolio)。此外,教育局應加強家長教育,通過幼稚園、小學、非政府組織、傳媒等渠道,傳遞正確的幼兒教育和親子關係觀念。
建議六:設立委員會全面研究幼兒成長

本研究認為,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實施不應該是幼兒教育討論的終點。幼兒的成長應該是全面的,包括健康、學習、情感等等,不應該限於3-6歲的幼稚園教育,更不應該限於解決免費問題。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赫克曼教授指出,0-5歲是人類腦部發展最快速的時期。但香港沒有一套整全的、針對0至3歲幼兒的政策。本研究建議政府成立一個跨部門的委員會,訂立具有清晰的願景、方向、具體策略及措施的涵蓋0-6歲的幼兒政策。基層或低收入家庭在幼兒培育的投入方面與中產家庭的差距越來越大,如何加強對基層家庭的支援,也應該是委員會其中一個研究重點。

對於正在進行諮詢的免費幼稚園教育報告書,除了在上述建議中已作出回應外,我們認為,全日制幼稚園有利於釋放中產和基層婦女的生產力,是提升優質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有必要對全日制幼稚園的價值及支援模式重新研究。

香港集思會理事楊佰成指出,幼兒教育是優質教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終身學習長跑」的「熱身區」,投放更多資源是提升整體社會人口質素的高回報投資。政府落實上述建議所需公帑不多,卻有助提高教師士氣、減輕年青中產家長的憂慮、及縮窄低下階層與中上層幼兒教育的差距。他期望特區政府就上述建議作出迅速回應。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研究團隊簡介
項目督導: 楊佰成 香港集思會理事、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創會會長、香港大學榮譽院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附屬學院諮詢議會成員。曾任香港大學校董及管理委員會委員。
項目成員: 何建宗 香港集思會總研究主任,曾任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
項目成員: 張羽廷 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曾任職於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Study on Situations and Aspirations of Youth in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April 13th, 2015

Situations and Aspiration of Youths in Hong Kong

Press Release (Chinese version only)

(2015年4月13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一項題為《香港年青人的處境和訴求》的研究,訪問了1,505名15至39歲的年青人,並邀請了115名相關人士參加聚焦小組和深入訪談,藉此瞭解不同年齡組別、人生階段和經濟背景的年青人的情況。

不只滿足於個人需要,也要求社會進步

研究發現近半(48.3%)受訪年青人對個人現況感到「滿意/非常滿意」,約四成認為「一般」,「不滿/非常不滿」的佔一成(9.8%)。對於15-19歲青年,「學業成績欠理想/擔心升學」是他們對現況最為不滿的事。而20-39歲年青人的個人不滿,主要是「工作收入不理想」,「自己/屋企經濟狀況欠佳」及「樓價租金太高/居住環境欠佳」。

與此同時,對香港社會狀況表示不滿的受訪者佔三成(29.8%),遠高於對個人現況不滿的9.8%,反映年青人不只滿足於個人的發展需要,也熱切要求社會進步。受訪者當中以20-24歲的組別對社會最為不滿,達42.7%。

房屋是頭等大事
整體而言,受訪青年最關注的社會議題,首三項都是關乎住屋,包括「壓抑租金/樓價」(38.7%)、「多建公屋/居屋」(28.0%)和「提高整體房屋供應」(26.1%),其次是「物價/交通費太貴」(24.8%)。
對大部分受訪者來說,置業是安全感的來源。當樓價不斷上升,但薪金增長緩慢或停滯不前的時候,置業越來越遙不可及,令他們對前途感到茫然。
然而,不少年青人仍以置業為目標,尤其是有剛性需求的擬結婚人士。研究發現,「婚後分居」的個案正陸續出現。有新婚夫婦在婚後回到各自父母家裡居住,到週末才相聚,目的是避免負擔昂貴租金,盡快儲夠首期買樓。
此外,在低收入青年當中,居住劏房但環境越來越惡劣的情況也日趨普遍。在租金上漲,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很多年青人不斷被迫遷,但劏房「越劏越細 越住越貴」,嚴重影響年青人的生活質素和人生規劃。

期望調整「自由行」政策
除房屋及物價/交通費外,「減少自由行數目」是受訪者最關注的社會議題,佔受訪人數的23.4%。被訪者普遍認為「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對民生有很大影響,包括導致交通和市面擠迫、店鋪單一化、物價上升等,期望調整有關政策。從事與「自由行」/水貨客相關行業的年青受訪者,對收緊政策的建議普遍處之泰然,個別被訪者的應變方法是轉工。
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黄靄玲說:「當香港年青人的居住環境極其惡劣,無法改善,外出又要面對越來越擠迫、越來越面目全非的環境時,產生壓迫感和不滿情緒,可以理解。」她又表示:「香港應制定一套長遠的旅遊業發展策略,除經濟利益外,為求社會穩定,兩地和諧,更須考慮香港的承載力,和本地的民生及民心問題。」
新高中學制和副學士制度帶來問題
研究又發現,在新高中學制下,文憑試猶如「一試定生死」,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壓力,還間接加強了學生的挫敗感。「三三四」學制令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要在學校留足六年」,加上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限制了他們在適當時候尋找其他出路的機會。有同學因為適應不了新學制,出現情緒問題。
此外,受訪者普遍對副學士制度評價負面。批評包括:副學士能銜接大學的成功率偏低;學費昂貴,不少同學欠下數以十萬元的學債;及副學士在職場的認受性受到僱主質疑,部分人收入更低於「文憑和證書」畢業生。因此,副學士容易對社會產生怨氣。
傾向以理性積極態度解決問題

雖然年青人有很多不滿,就解決個人和社會的問題,他們的態度基本上是理性積極的,大部份受訪者表示會努力讀書或工作。在參與解決社會問題方面,他們還表示會發表意見、提出建議、參選及參政、貢獻社會。他們希望政府聆聽他們的意見,政府的各種諮詢途徑,包括邀請年青人參加諮詢組織、定期會面、搜集網上意見或定期進行民調,都有約半數的被訪者覺得有用。

熱切追求核心價值,為公義接受抗爭行為

研究顯示香港年青人最重視的核心價值,依次是廉潔、自由、公義和法治。值得留意的是,在追求核心價值的過程中,不少年青人對抗爭表示接受。有接近四成(38.3%)受訪年青人認為,以公民抗命方式爭取公義,並無不妥。20-24歲群組的年青人對這句說話的認同度更高達47.1%。同時,當被問及「如再有類似佔領行動,他們會否參與其中」時,約四分一被訪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接受兩地經濟融合多於文化融合,認同香港對維護國家安全主權的責任
受訪年青人對國家近年發展的評價大致是「有進有退」。除了認為經濟發展有進步外,他們對中國的政治、民生和教育的評價都一般。
他們支持加強兩地經濟上融合的比例較反對的多,但對於文化上的融合則較為抗拒,覺得內地人在文化和生活習慣上與香港差距很大。
有關香港對維護國家安全、主權的責任,受訪者認同的佔35.5%,比不認同的多,持中立態度的,大約四成左右。
建議

本研究認為房屋和「自由行」/水貨客問題極為重要,必須正視。但由於這兩項問題屬全港性,非年青人獨有,同時鑑於相關政府已承諾積極處理,本研究提出的具體建議,主要針對年青人的獨有問題。建議包括:改善副學士相關政策、加強中學生生涯規劃、改善營商環境、優化與內地交流方式和提高青年參與政府諮詢委員會的比例。相信這些措施長遠而言有助改善香港年青人的處境,回應他們的訴求,減少他們的怨氣,令他們更積極正面地為自己和香港的前途努力。
跟進
香港集思會總研究主任何建宗強調,年青人所面對的問題相當複雜,他們之間的差異也很大,有各自的想法。這當中既反映世代價值觀的轉變,也與他們身處的人生階段有關。社會各界應該繼續與年青人溝通,聆聽他們的訴求。
香港集思會再次呼籲政府及各有關團體,定期就不同範疇及角度,進行深入研究,集思廣益,為青年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客觀、準確、詳盡的參考資料。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Study on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 The Way Forward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November 3rd, 2014

香港集思會報告指要檢討歷史建築評級機制

重整文物保育架構 加強保育私人歷史建築  

 

《新聞稿》

(2014年11月3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題為《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前路》的研究報告,回應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於6月發表的《瞻前顧舊曆史建築保育政策諮詢檔》所提出的問題,建議儘快加強香港歷史建築的保育,制定清晰的政策及有效的行政措施,以保存香港文化及歷史中寶貴的跨代資產。

主持該項研究的香港集思會顧問劉勵超(地政總署前署長)指出:「香港地價高昂,政府要補償業主因保存歷史建築而喪失的發展權益所費不菲,而維修及活化歷史建築亦需動用巨額的公共資源,難免會引起社會各界爭議」。

劉勵超認為政府回避作出會引起爭議的政策決定,並非是一項明智的選擇。他說:「我們可以清楚預見,假若維持現狀,更多類似何東花園的個案將會陸續出現,繼續引起各方爭議,令保育歷史建築的工作寸步難行。」

本研究現提出以下五大方向共二十項建議:

策略建議一:改善歷史建築評級機制

鑒於文物保育需要龐大公共資源,而目前的法定古跡及評級建築數目過千,有關評級標準宜緊不宜松,政府應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投放於限量的評級建築,並加快評級效率。當局亦須檢討評審過程,制定具透明度及公信力的機制,並增加古諮會成員在評審過程的主動性。

古物古跡辦事處(古跡辦)需制定一套標準指引,清楚闡明每一級別的歷史建築有何工程可以或不可以進行;同時將歷史建築物的評級與可獲發的維修資助金額掛勾,鼓勵獲較高評級歷史建築的業主進行維修保育。

策略建議二:優化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

為減低參與「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機構的經濟負荷,吸引更多機構參與有關計畫,政府應另訂針對活化建築的監管條例,或真正落實「特事特辦」的方式,在確保建築物符合安全標準的前提下,適度放寬活化重建工程的建築標準,增加翻新及改建工程的靈活性。

政府亦可設立一個平臺,邀請商界團體及承辦活化項目的非牟利機構自由配對,讓商界人士分享營商經驗和提供意見;及每年或每兩年舉行研討會或工作坊,讓承辦機構分享交流,與當局探討如何優化活化歷史建築計畫,協助該等機構提升營運能力。

策略建議三:落實「點、線、面」的保育概念

香港可效法澳門、新加坡等地區,設立符合特定條件的「保護區」;並賦予「保護區」法定地位,納入所在分區的計畫大綱圖,受《城市規劃條例》保障及規管。

政府亦需為「保護區」訂立發展限制,例如建築物不能超過某高度、必須用於指定類別的用途(或不得用作某種用途)等,但在執行上保留一定彈性,儘量減低對物業持有人的負面經濟影響。

策略建議四:推動私人歷史建築的保育

為避免甘棠第及景賢裡等個案歷史重演,發展局應重新指示相關部門,在知悉業權為私人擁有的古跡及歷史建築物的任何拆卸或改動計畫時,從速通知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文保辦)及古跡辦,讓兩個辦事處及時採取應對行動。

政府應建立一套提供誘因的常設機制,訂立具體、透明、得到社會認同的參考標準,例如根據建築物的歷史評級、建築物被活化後對公眾的開放程度等因素,有系統地制定各種鼓勵私人歷史建築進行保育的非現金補償方式,減低社會爭議,並為與私人業主協商提供基礎。

當未能透過經濟或規劃誘因與法定古跡的私人業主達成保育協議時,政府可利用《土地收回條例》作為最後手段,以「公共用途」為由收回達法定古跡級別的歷史建築,並按照法例作出賠償,保障私人業主應得的權益。政府在收購及徵收有關歷史建築時,應嚴加挑選,以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策略建議五:重整文物保育架構

現時政府有發展局、民政事務局、民政事務總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建築署、屋宇署、古跡辦、文保辦、古諮會、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及城市規劃委員會參與制定文物保育政策和提供支持,政府須檢討、協調,以及整合相關政策局、部門及文物信託的角色、職權及職責,避免浪費資源,增加文物保育工作的效率。

與其另設新的文物信託基金,更有效的方法是加強現設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的角色,包括強化部分被忽略的職能(如資助私人已評級歷史建築的維修及活動),或加入新的工作(如收購私人已評級歷史建築,接收、保育及活化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信託亦可考慮讓私人歷史建築業權人選擇資助形式,進行保育及活化,一為定期或定額資助,二為設有金額上限的配對資助,以鼓勵後者「多勞多得」。

為培養新一代對保育歷史建築及文物的意識,應借著政府準備檢討新高中通識課程,文物保育的內容加入通識程之中,並利用「其他學習經歷」的課時,安排學生參觀歷史建築。政府亦可善用各新媒體如社交媒體、流動臺進行公眾教育及宣傳工作,加深一般市民對保育歷史建築問題的認識,推動社會各界一起參與保育活動。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Study on Young Elderly in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May 7th, 2014

香港集思會報告指「年輕長者」退休保障不足
需調低生活水平 期望能繼續工作

《新聞稿》

(2014年5月7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一項題為《年輕長者的就業、經濟及生活狀況調查》的研究,訪問了1,002名55至74歲的「年輕長者」,包括已退休、半退休及未退休人士;這個年齡群組,主要屬戰後嬰兒潮世代,佔香港人口總數的21%。

退休保障不足、強積金成眾矢之的

研究發現不足一半受訪者(45%)有參與或曾經參與各種的退休保障計劃,而認為這些計劃「有用/非常有用」的只得42%,其中強積金成為眾矢之的。

此外,有超過一半受訪者更表示,以自己目前的積蓄、資產、投資收益及退休保障,要應付退休後的生活「不是太足夠」或「完全不足夠」,覺得「足夠/非常足夠」的僅得2成半,餘下23%的受訪者也態度猶疑,只稱「可能足夠」。

依靠積蓄及子女養老

當被問及在退休金額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安度晚年,受訪者除了傾向「靠自己」外,還需依靠下一代。分別有高達64%及63%的受訪者預計,退休後要依靠「積蓄、資產及投資收入」及「子女/孫兒供養」來維持生計,打算依靠「退休金/退休保障計劃」的不足3成。事實上,有43%受訪者現時已定期接受子女的「家用」,可見不少人仍有供養父母的孝道思想,實踐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

希望繼續工作、支持彈性退休

研究亦發現,很多受訪者有意重投勞動市場或繼續就業。原則上,他們普遍歡迎將退休年齡延遲至65歲或更後,贊成的有67%,反對的只得12%,當中較年輕及「未退休」被訪者的支持比率高達8成,「已退休」及「半退休」的支持比率也超過6成。支持者的主要原因是「65歲的長者仍然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工作可以令長者繼續有收入」、「減少家庭或子女經濟負擔」等。

不過,受訪者同時期望退休制度能保持一定彈性,對於應否立法規管,受訪者意見分歧。他們普遍贊成先由政府帶頭,調高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相信對私人企業有指導性作用,藉此為長者提供一個選擇,不用被硬性規定在60歲或更早離開職場。

至於理想的退休年齡,逾4成人認為要「視乎情況」、因人而異,他們希望可以在新的基礎上,按個人的身體狀況、工作能力、工作性質,自行與僱主協商最合適的時間。

此外,研究亦發現長者在就業市場的選擇不多,大部分職位屬前線基層崗位,中層職位不多,有時甚至受到年齡歧視。

降低生活水平、調節個人心態

面對生活壓力,超過4成受訪者表示,退休後生活水平要略為降低,另外15%更指生活水平要大幅下降。不過,他們普遍表現得隨遇而安,認為最重要是調整個人心態及生活方式,並學習「知足常樂」。

自覺生活快樂、家庭社交關係理想

雖然現實未盡理想,逾6成受訪者表示現在的生活「快樂/非常快樂」,覺得「不快樂/非常不快樂」的少於1成,基層受訪者的快樂程度也比不快樂的高。

他們與配偶、子女、朋友的關係普遍良好,不少年輕長者利用社交媒體保持與親友的溝通。有9%被訪者表示「上綱/用電腦」是他們日常的主要活動,選擇「看書/進修/學習」為主要活動的受訪者佔1成。

關注醫療健康、憂慮子女前途

當被問及最關心或憂慮的事情,最多人說是「個人健康」(56%)、「子女工作前途」(23%)、「生活水平太高/物價高漲」(23%)、「家人健康」(23%)、「個人經濟」(21%)、「家庭經濟」(21%),以及「房價/租金太貴」(13%)。

受訪者普遍欣賞香港公共醫療服務的質素,但批評輪候時間太長。另外有不少人指政府資助安老院舍嚴重不足,私營安老院的環境及服務欠佳。

由於擔心子女無法「上車」,有1成受訪者曾資助子女買樓,中上階層及上層受訪者有此做法的比例,分別達23%及40%,基層的比例也有5%。

滿意香港環境、不願北上養老

近7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是理想的退休地方,儘管政府近期鼓勵長者北上養老,高達8成半受訪者不願移居內地,其中較年長人士對移居內地尤為抗拒。他們最擔心「不習慣內地生活環境/文化」、「在內地無人照顧」,「內地醫療服務欠佳」、及「內地親人/朋友不多,社交圈子窄」。

不過,受訪者卻普遍認為香港新一代的敬老意識愈趨薄弱,特別在公共交通工具讓座方面,遠不及內地青年。

就研究結果,香港集思會在四大方向作出建議:

(一)推廣彈性退休、促進長者就業:推廣漸進式、具彈性的退休制度,鼓勵企業聘請合適的長者員工,並建立完善的長者人力資料庫、提供職業配對服務,促進有能力的長者重返勞動市場,讓他們繼續貢獻社會,將知識及經驗傳承、扶植後輩,同時賺取收入。

(二)改革強積金制度、進行全民理財教育:改革目前的強積金制度,包括進一步降低基金的收費,並研究如何逐步取消「抵銷」機制;同時配合全民理財教育,讓市民明白單靠強積金無法完全滿足退休生活所需,及早作出全面的儲蓄計劃。

(三)改善醫療安老服務、增加醫護人手:增加本地安老院舍的供應,不宜在欠缺配套下鼓勵長者北上養老;適度輸入護理業外勞,開放「青年安老服務啟航」先導計劃予其他年齡層的人士(包括年輕長者);進行長遠的醫護人力規劃,培養足夠的醫護人員,並加強公私營醫療體系的合作,降低成本、縮短輪候時間。

(四)宣揚敬老文化,加強不同世代溝通:於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及社區活動中加強敬老、愛老、護老等元素,提倡子女實踐「孝道」,重視跨代家庭承擔,並為低收入護老者提供經濟津貼、培訓及支援,以鼓勵居家安老;繼續投放資源發展長者學苑,包括推動長者應用資訊及通訊科技,促進與年輕一代的溝通。

是項研究的意義

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黃靄玲表示:「過去數十年,這個年齡群組的人在不同崗位貢獻社會,發揮『獅子山下』的拚搏精神,造就了香港經濟起飛的黄金年代。時至今日,他們陸續踏入人生的下半場,如何繼續利用他們的能力來建設社會、紓緩人力資源之不足;如何令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得以傳承、扶植後輩;如何透過了解他們的特徵和問題,為他們提供適切的長者服務,是值得探究的課題。」

註釋:
研究於2013年1月至3月進行,方法主要分為問卷調查、聚焦小組及深入訪談,問卷調查及聚焦小組部分委託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進行。
問卷調查透過隨機電話訪問,成功訪問了1,002名55至74歲的「年輕長者」;應邀出席聚焦小組討論的「年輕長者」共42名;參與深入訪談的人士包括多位學者、社福界代表及其他相關人士。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研究成員簡介
黎黃靄玲女士 現任香港集思會總裁、前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及總經濟師。除全球貿易推廣外,曾掌管及從事研究工作逾30年。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研究主任
余婉華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曾任職於香港特區政府统計處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A Study on Mainland Professionals and Students in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November 25th, 2013

香港集思會報告指7 成「港漂」短期留港發展

語言是最大挑戰 家庭牽絆成離港關鍵

《新聞稿》

(2013 年11 月25 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一項研究,發現自2003 年以來,獲批入境的「港漂」(即從內地來港求學或工作的人士)數目累計超過16 萬人,當中讀書及工作的約各佔一半。然而,「港漂」的流動性極高,雖然超過7 成的受訪「港漂」打算短期內留港工作,只有28%認為香港是長遠的理想發展地點,39%長遠選擇返回內地,33%嚮往其他地方。

香港是外向型國際城市,長久以來已有不少外地人士來港工作、經商、通婚、生兒育女及居住,殖民地時代更有很多英籍人士受聘為公務員,香港市民一向對他們持歡迎態度,大家和諧共處。「『港漂』與港人同文同種,他們理應比西方外來者更容易融入香港社會,成為本港的一分子和生力軍。」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黃靄玲說。

喜愛港式制度及文化

集思會調查發現,香港對内地學生有很大吸引力。內地青年選擇來港求學的原因,首三項為「香港比鄰內地,方便與家人團聚」(46%)、「港校教學和科研水平優良」(44%)及「港校在內地知名度高」(43%),其它包括「香港以華人為主」及「香港的留學費用較低」等。

受訪者選擇來港或留港工作的原因,首3 項為「喜歡香港的多元文化和生活方式」(67%)、「喜歡香港信息自由流動」(47%)和「喜歡香港完善的法制」(44%)。他們強調在内地凡事要「靠關係」,在香港卻能憑實力找一份好工作。

受訪「港漂」從事的行業非常廣泛,包括製造、醫療、教育、金融、零售、建造、飲食、酒店、通訊、保險及地產等。職業以專業、輔助專業和研究居多,但亦包括行政管理、技術、服務銷售、文員等前線和後勤崗位。

居住環境未如理想、語言成最大挑戰、傾向與內地人交往

受訪者在港面對的主要問題是「住房環境欠佳」(73%),其次是「未能講本地語言,與本地人溝通不足」(58%),和「在本地缺少朋友而感到孤獨」(39%),亦有不少受訪者表示「難以應付香港的生活水平」和「遠離家人父母感到難過」,而表示「因為內地人身分而受到歧視」者不足2 成。

不論是求學還是工作,粵語及英語均是「港漂」的重要挑戰。有逾4 成就學的受訪者表示「難以適應全英文教學」,4 成全職受訪者指自己「未能講流利粵語,難以在本港找到合適工作」。

社交方面,6 成受訪者在港的朋友仍是以內地人為主,3 成指兩地朋友的數目差不多,僅得1 成表示朋友主要是香港人。然而,受訪者留港時間愈長,香港朋友的比例明顯提高。

一般「港漂」都會積極面對問題,分別有逾5 成半及3 成半的受訪者表示,會努力學好粵語及英語,超過4 成受訪者表示會「調整思維方式」及「轉變生活習慣」,以求融入本地圈子。

內地機遇多於香港、一孩政策影響人生規劃

總括而言,「港漂」在香港面對的問題,和其他留學/旅居海外的世界人士(包括香港人)面對的問題大同小異,主要都是語言文化不同、思維習慣有異、社交圈子狹窄、生活孤單、居住環境欠佳、生活水平太高等。較為特別的是大部分受訪「港漂」都是在一孩政策下的獨生子女,與内地家人的親密關係,是影響他們人生規劃的重要因素。

受訪者計劃離港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的重心在內地」(53%),除非能在香港建立新的親密關係(例如結識另一半),否則希望回內地照顧雙親、建立自己的家庭。其他離港原因包括「相比香港,內地有更多發展和晋升機遇」(44%)及「在港缺少朋友,感到孤單寂寞」(35%)等。

對個人前景有信心、滿意香港人才政策

受訪者對個人、香港及內地及的發展前景均持正面態度,表示「非常有信心/有信心」的分別有約8 成、6 成半及7 成。對於近年的「陸港矛盾」,大部份「港漂」認為很正常,也處之泰然。

不少受訪者認為,他們可為香港注入更多人才/人力資源,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紓緩個別行業人手不足的情況,並協助港企開拓內地市場。對於特區政府目前吸引內地人才的政策,4 成半受訪者認為「非常成功/成功」,近半覺得「一般」,只得6%認為「不成功/非常不成功」。

建議措施

香港的失業率長期處於3%至4%的低水平,不少行業人才短缺。而早前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發表了諮詢文件,提到香港面對人口急速老化、勞動力下降、撫養比率增加、税基收窄等重要問題。為了支援本地的民生服務及應付長遠的發展需要,香港集思會認同引入外來人才(特別是内地人才)的建議。

由於大部分「港漂」滿意目前特區政府吸納內地人才的政策,可進一步推加的措施不多。為促進「港漂」融入本地社會,建議政府與合適機構合作發展粵語課程,並提供津貼鼓勵他們學習,同時多加宣傳《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政策,以及舉辦有關香港生活文化的分享會和交流活動。

註釋:

研究於2013 年10 月進行,方法主要分為問卷調查及深入訪談兩部分。問卷調查透過滾雪球抽樣方法,以面訪的形式成功訪問了500 名符合內地來港讀書或工作、留港未滿7 年的「港漂」。受訪者包括正在求學階段、畢業後尋找工作,以及正在港工作的三個不同群體。

研究亦邀請了30 名符合條件的在港內地人士進行深入訪談,當中除了3 人直接從內地來港工作外,其餘的27 人曾經或現正就讀本港各所高等院校的碩士/博士課程。部分學生仍處於在讀狀態,部分已畢業留港工作,還有部分畢業後到內地或海外發展。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 年12 月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作者簡介

黎黃靄玲女士: 現任香港集思會總裁、前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及總經濟師。除全球貿易推廣外,曾掌管及從事研究工作逾30 年。

陸偉棋博士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國際學位課程中心兼職講師。

趙僖女士 :香港集思會實習生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 2114 1488/93224639

Study on Cross-border Marriage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August 20th, 2013

香港集思會發表調查報告
指跨境婚姻趨勢難阻擋 成兩地融合強力催化劑
《新聞稿》

(2013年8月20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一項研究,發現自1997至2012年,每年中港跨境婚姻佔整體港人結婚的比例,徘徊於39%至56%的高水平,累積數字以每年平均19%的速度增加,16年間共累積了388,453宗,相等於2012年香港家庭住戶總數的16%。

早期的跨境婚姻,常與「老夫少妻」、「家庭暴力」、「騙取綜緩」等負面標籖掛勾,集思會的研究發現,近年涉及中港跨境婚姻人士的背景漸趨多樣化,兩地的年青、高學歷、高收入者共諧連理的現象漸趨普遍,當中更不乏香港或內地的知名人士。

「雖然部分中港跨境婚姻或涉及虛假成分,亦有報道指其離婚率偏高,有關數字及趨勢,仍然值得關注。」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黄靄玲說。

黎黄靄玲又表示:「近年中港矛盾引起各界憂慮,在這關鍵時刻,中港跨境婚姻在促進兩地融合和化解兩地矛盾方面的角色及影響,尤其值得探討。」

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了510名中港跨境結婚人士,並與另外23名相關人士深入訪談。由於資源及時間所限,同時鑒於現存有關基層家庭的研究不鮮,集思會是項研究對象,以較為年青、高學歷、或中產者為主。

滿意婚姻狀況,子女跨境上學,關注居住問題

研究發現被訪者不論是港人或內地人,對自己的跨境婚姻態度正面,超過7成(73%)受訪者表示「滿意/非常滿意」自己的婚姻狀況,94%不覺得自己或配偶遭受歧視。由於交通便利,穿梭兩地工作,對受訪者的婚姻關係影響不大。

超過7成受訪者的子女在香港出生,一半以上在內地居住,由於父母對香港的教育制度較具信心,大部分的子女被安排在香港上學,成為跨境學童。因為這批父母的學識水平較高、經濟條件不錯,對子女比較關顧,家庭關係普遍健康。

與大部分香港家庭一樣,受訪者較多關注居住問題,37%受訪者指現時的居住環境欠佳。他們相對關心的港府支援措施主要是房屋政策(31%)、醫療服務(20%),以及持雙程證母親在港的逗留期限(16%)。

對異地社會環境適應程度顯著提升

受訪者婚後對異地的適應程度顯著提升,針對「社交禮儀」、「語言」、「生活習慣」、「工作方式」、「人際關係」、「政治體制」及「價值觀」七大範疇,表示「適應/非常適應」的受訪者較婚前多出接近一倍,達69%至93%。

變化最大的範疇是「社交禮儀」、「語言」及「人際關係」,有內地受訪者自言受港人影響,改掉了亂扔垃圾、胡亂橫過馬路等壞習慣,變得有禮貌和守規矩,愈來愈像「本地人」。變化相對較少的則是「政治體制」及「價值觀」,34%香港受訪者在婚後對內地政治體制的適應程度只屬「一般」。

超過6成(62%)人認為自己「融入/非常融入」配偶的社會。他們亦自覺與配偶的親友相處融洽,超過7成人形容自己與配偶的父母、親人及朋友的關係「好/非常好」。

支持兩地經濟文化融合,對化解中港矛盾感到樂觀

近年中港之間經常出現衝突,但有54%受訪者認為現時中港矛盾的嚴重程度只屬「一般」,形容是「一家人的吵鬧」、「茶杯裡的風波」,他們相信這種矛盾並非根深柢固。有一半人對化解中港矛盾表示「樂觀/非常樂觀」,對此感到悲觀的只有約4%。

約8成受訪者支持兩地的經濟及文化融合,認為是大勢所趨,能達到優勢互補的作用,但認為港人要盡量調節心態,適當地配合內地的發展,而內地亦要借鏡香港,改善法治制度、營商環境等軟件。

對個人及兩地前景具信心

逾8成受訪者表示對兩地前途「有信心/非常有信心」,當中以現居香港的受訪者信心度較強。受訪者對個人、婚姻及子女的前途同樣表現得甚為樂觀,認為國內市場龐大,商機無限,香港則擁有自由制度、專業精神,兩地各有自身優勢。有香港受訪者指出,儘管目前市場競爭激烈,但相信港人只需要好好裝備自己,就能順利面對各項挑戰,不擔心競爭力受到削弱。

預期中港婚姻將穩定增長

研究發現絕大部分受訪者最初未有刻意尋找異地伴侶,有些甚或對異地人士有負面印象,最終卻因為各種機遇及緣分而遇上,互相接納,產生感情,從而共諧連理,過程自然,亦難以阻擋。

超過一半(53%)受訪者預期中港跨境婚姻的趨勢將會穩定增長,並相信兩地人結合能推動彼此的文化融合,為化解中港矛盾提供重要條件。

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黃靄玲表示,隨著中港婚姻的數目不斷增加,佔本港家庭住戶的比例持續上升,這批人士及其所生的下一代,將成為香港社會、經濟及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持分者,對香港的持續發展有一定的角色及影響力。

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陸偉棋指出,受資源及時間所限,是項研究未有把較為弱勢的中港婚姻家庭包括在內,為求全面,希望能進一步探討有關基層家庭對相同課題的看法。

另外,集思會又建議政府定期就中港婚姻家庭進行較大規模及全面的調查,掌握所有中港婚姻家庭的現況、計劃及對社會的影響,以便制定整體的人口規劃及相關政策。

註釋:
研究於2013年5至7月在中港兩地進行,方法主要分為問卷調查及深入訪談兩部分。問卷調查透過滾雪球抽樣方法,以面訪的形式成功訪問了510名符合以下條件的中港跨境結婚人士:於2003年或以後結婚;家庭每月收入為2.5萬港元(或2萬元人民幣)或以上;或夫妻中一方/雙方達大專或以上教育程度。
本研究亦邀請了14名符合上述條件的中港跨境結婚人士進行深入訪談,分享他們在跨境婚姻中的親身經驗及感受。同時訪問了9名其他人士,包括中港婚姻配對顧問、北區辦學團體行政總裁、前入境事務處高層官員,以及相關的社會福利界代表,從政策、個案等多方面分享對跨境婚姻、中港家庭的觀察和體驗。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作者簡介
黎黃靄玲女士 現任香港集思會總裁、前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及總經濟師。除全球貿易推廣外,曾掌管及從事研究工作逾30年。
陸偉棋博士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國際學位課程中心兼職講師。
余婉華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Mutual Recognition of Investment Fund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February 27th, 2013

香港集思會呼籲兩地儘快落實基金產品互認
《新聞稿》

(2013年2月27日)
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的《2013-14年政府財政預算案》,表示證監會正與內地相關機構研究建立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以擴大香港基金業的銷售網絡,香港集思會對此表示歡迎,認為此舉將有助吸引外國基金來港註冊,帶動投資管理、銷售等相關專業發展。香港集思會呼籲兩地監管機構及業界盡快簽訂互認協議,落實相關安排,為長遠邁向《多邊互認》和《基金通行證》發展打好基礎。

香港集思會近日就兩地基金產品互認的課題作出研究,報告即日發表,研究認為有關安排能為香港及內地金融業的共同發展帶來莫大的貢獻。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召集人黃啟民指出:「兩地基金產品互認將會開啟人民幣跨境流動的另一主要管道,把離岸人民幣業務,從現有的貿易與初級債券市場,大幅推廣至包括股票商品等各類投資產品的一二級機構投資市場,範圍更縱深廣闊。」集思會估計此舉可帶來上千億元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把人民幣國際化推上新臺階。

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報告認為兩地基金產品互認的協議,將大力加強兩地基金流動,為香港基金行業,開拓一個數萬億元而且高速增長的大陸資產管理市場。現時香港基金行業主要集中於市場推廣及銷售功能,協議簽定後,行業可向管理、托收、交易、研究等多方面發展,爭取與倫敦、紐約、盧森堡等全球頂尖財富管理中心並列。有關協議對香港金融行業的推動力,將數十倍於昔日本地強積金的成立。

對國家來說,兩地基金產品互認,將會是中國資本帳開放的另一里程碑。它可大幅推動中國民營資本的海外投資,把《走出去》從國營機構直接投資主導的模式中解放出來,減少《走出去》在海外市場遇到的阻力,讓中國的海外投資更多元化,更有效率。

「兩地基金產品互認,也可以加強我們在區域和國際金融組織的地位和話語權,扭轉國家當前在區域跨境基金流動協作的相對滯後狀態和被動地位。」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另一成員梁家齊說。

此外,兩地基金業界加強合作、交流與競爭,將可幫助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吸收國際先進人材、技術和行業建設及管理經驗,讓中國基金業更好地扮演其在社會財富管理上的角色,發揮增值及再分配的作用,幫助國家建立完善的養老及退休社會保障體系,應付人口老化和社會分配不均等重要問題。

通過提高競爭、開放海外投資管道、促進基金行業發展,兩地基金產品互認將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加速中國金融業從單一的銀行主導結構,邁向多元高效的直接/間接融資並舉的金融體系發展。

鑒於兩地金融體系存在差異,特別是中國資本帳相對封閉和人民幣在海外只能有限度地流通,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成員及項目顧問關家明,建議借鑒東盟APSS計畫所採用的《兩層準則》做法,以當前QDII/QFII/RQFII有限度流動的框架作為基礎,讓兩地基金建立第一層雙方都認可的《基本準則》,再在此基礎上各自建立第二層《專門準則》,以滿足兩地不同的監管要求。此舉不但可讓兩地基金在《基本準則》容許下盡快簡化手續及加強跨境流動,亦讓監管機構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尋找方案,處理第二層《專門準則》的差異問題。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於2009年7月、2010年3月及2011年1月,先後發表了三份研究報告和合共三十二項建議,促進及鞏固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各界反應熱烈。是次研究報告和建議屬第四輪。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研究機構,由一羣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1)增強香港的競爭能力;(2)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3)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成員
黃啟民 香港集思會顧問、香港大學商學院名譽副教授、香港證監會非執行董事
關家明 前渣打銀行亞洲研究部總監兼亞洲區總經濟師
梁家齊 香港集思會顧問、鷹達證券有限公司主席、Member, 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 Hall of Fame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研究報告作者及項目顧問
關家明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Study on Whole Person Education in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December 11th, 2012

香港集思會建議開展倫理教育(Ethical Studies)
補充現時德育課程之不足、優化全人教育(11.12.2012)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剛完成了一份題為《香港全人教育的發展概況及改善建議》之研究報告,就「全人教育」作出深入探討。

按教育统籌委員會於2000年的建議,香港的教育改革應以「終生學習、全人發展」為目標。而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通識教育及其他學習經歷(註一)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香港集思會的研究發現,香港的德育課程只重視培養正面價值,而忽略了理性方面的倫理教育,尤其是在倫理教育方面的主要內容,即人權、公義、義務及行為後果等的概念及意義方面,課程極不完善及缺乏系统性。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建議將「倫理教育」視為一個新的關鍵項目,並在課程內加入基本的法律常識,貫徹於現時的不同學習領域之內(註二),組成一個橫跨十二年的學習架構,加強學生在思辨及批判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以補充現時只談正面價值、但缺乏內涵的德育課程之不足。

香港集思會理事及教育課題組召集人楊佰成指出:「倫理教育必須按部就班地進行,政府可先選出一批有廣泛代表性的學校作試點,用兩年時間總結經驗、加以檢討,再逐層向外推展。」教育課題組亦建議由教育局與各院校或民間機構合作,開辦倫理教育課程,為教師提供培訓,讓他們充分掌握多元化、議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更有系統地學習及應用相關的知識。

針對現有的學校課程,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提出了四大策略方向及建議:
一、教育局應盡快擔當牽頭角色,與各界重新檢視及完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同時加強學校的社工服務、師資培訓及教材開發,協助教師有效地進行德育工作;
二、按部就班地構建完整的倫理教育課程以補充只談正面價值的德育之不足;
三、適量收窄通識科的課程內容,加入理論知識及分析方法,積極研究刪減或合併個別單元,切實推行議題式的「學與教」方式,減低獨立專題探究的要求,並把通識教育科的額外津貼常規化,增加通識科教師的穩定性;
四、為「其他學習經歷」提供支援,與專業培訓團體合辦教師培訓計劃,強化師生的體驗學習,並鼓勵大學改變收生標準,確認學生學習概覽的重要性,肯定學生在學科成績以外的不同成就,如創意、體藝、及社會參與等。

註一: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
註二:不同學習領域包括「中國語文教育」、「英國語文教育」、「數學教育」、「科學教育」、「科技教育」、「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小學常識科」及「藝術教育」。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頁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關於香港集思會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本會的教育課題組一向關心本港教育發展、重視人才培訓,除了本報告外,本會就教育議題的研究建議及出版刊物包括:
《香港獎助學金指南》(2011年5月)
4項為副學士教育提升課程質素、建設多元化出路的建議(2011年4月)
6項建設香港成為「亞洲最優秀高等教育樞紐」的建議(2010年4月)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成員簡介
楊佰成: 香港集思會理事、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創會會長,曾任香港大學校董及管理委員會委員(2004-2006),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附屬學院諮詢議會成員、香港大學榮譽院士。
曾廣海: 香港集思會項目顧問及中學通識教育科顧問,早年從事教學工作,後轉往商界服務;具多年政制、管治及公共政策研究經驗;澳洲國立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及法律學碩士、香港大學工程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行政管理文憑。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及香港大學文學(一級榮譽)學士。
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HKIC Publishes Scholarships and Bursaries Guide

Posted in news on June 20th, 2011

促進香港人才發展
香港集思會出版《香港獎助學金指南》(Chinese version only)

(2011年6月20日) 香港原來有超過2,000多項大大小小的獎助學金,僅中學和大學便合計接近已有1,800個之多!除了獎勵學業及課外活動出眾的學生外,每年還援助不少清貧或家庭出現突變的學生繼續就學。不過,獎助學金種類繁多而各有申請條件和發放範圍,學生、家長以至老師、校方均普遍因為資訊不足而錯過申請或協助有需要者申請的機會,殊為惋惜。

關注香港未來發展的香港集思會,認同獎助學金對培育優秀人才的重要性,遂委託專人搜尋及整理了本港學界現有各項獎助學金的最新資訊,編集成香港首本「獎助學金指南」。這本《香港獎助學金指南》厚達200多頁,內容分為5部分,收錄了小學、中學、專上教育、深造和各類職業先修課程的獎助學金。除一般學術獎助學金外,尚涉及藝術,運動,宗教以至特殊教育等各方面範疇。

香港集思會董事楊栢成表示,獎助學金是一項重要的榮譽,給予學生公開的肯定及表彰,既引導學生發展方向,又發揮激勵作用,推動他們努力奮進,全面成才。他希望學生、家長、老師及校方善用該指南,為子女及有資質的學生選取合適的獎學金,爭取接受優質教育,發展個別潛能的機會;有經濟需要的學生亦可藉申請助學金減輕經濟負擔,更能專注學業。此外,也希望這指南對學校負責學生輔導的老師有參考價值。

《香港獎學金指南》詳列眾多善長仁翁以至各大機構捐贈的獎學金,除了人們熟悉的尤德基金外,還不乏富豪以至跨國企業,包括「電飯煲之父」蒙民偉先生、華人巨富李嘉誠先生,電影巨星成龍先生等均在多間院校設立有關獎助學金或演藝獎;此外,滙豐銀行、恒生銀行以至中國銀行的獎學金亦相當可觀;多間傳媒機構例如商業電臺、亞洲電視、無線電視亦都設有新聞獎學金、東方日報以及蘋果日報亦設不同獎助學金等。

此外,海峽兩岸的院校,以至歐亞美多國駐港領事館亦設有不少留學生獎學金吸引港生,除了常見的大學本科學士課程,還有碩士以至博士課程。實為對有需要的學生、家長以至升學輔導教師的及時雨。

《香港獎學金指南》中更列舉香港城市大學本科生獎學金多達293項,堪稱專上院校之冠;中文大學研究院獎助學金也超過140項;香港大學個別獎學金金額更高達$400,000元。

這本創香港先河的獎學金指南,分門別類詳列各獎助學金的目的、金額、名額、提供機構或學校名稱、申請資格、申請日期、申請方法及流程等資料,還詳列一些獎助學金的具體條件,例如獲取准英語教師獎學金者須承諾畢業後留港任教中小學英語一至兩年。每個獎學金項目,都附有聯絡方法,除了位址,還有電話、電郵、網址甚至聯絡人,以供進一步查詢。

全港中小學均會獲贈一本《香港獎助學金指南》,而全部內容更會上載至香港集思會網頁 “www.ideascentre.hk” 供學生、家長及老師免費查閱。

– 完 –
關於香港集思會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于2008年12月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1) 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2) 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3) 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自成立以來,香港集思會已就多個經濟及社會課題進行研究,並提出一系列的建議,其中包括:

• 14項「副學士教育政策」的具體建議
• 12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的第一輪建議
• 15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第二輪建議
• 5項鞏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的第三輪建議
• 有關香港國際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分析報告
• 6項建設香港成為「亞洲最優秀高等教育樞紐」的建議
• 10項促進「中醫藥在香港發展」的建議
• 10項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的建議
• 11項打造香港成為「創意之都」的建議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